乾隆没想到能从她口中听到这番见解,倒是刮目相看,可随之而来却是更深的沉默——是否他在这个位置上坐得太久了,早已忘却何为民生疾苦,究竟要如何做才是圆满的解决之道呢?若先帝在世又当如何?
以民为本,到底不能只是一句空话。
郁宛抛砖引玉之后便不再多说,本来她自己的聪明也有限,一想到这些就脑壳痛,唯一记得先帝爷那句“吏治不清,民何由安”,可整顿吏治向来是个旷日持久的问题,哪怕先帝爷那样励精图治,也难免还是留下些缺憾。
况且时代的巨轮总是滚滚向前,一个朝代不可能永远昌盛,总得走向衰亡,郁宛既无挽狂澜于既倒之力,她唯一能做的只有偶尔当朵解语花,点醒一分是一分罢。
瞅着时候不早了,郁宛道:“万岁爷,咱们现在是回船上去,还是就在外头用膳?”
乾隆便知道她馋劲犯了,难得来江南,怎能不尝点特色美食?
乾隆因让李玉去打听打听,看哪儿有不错的饭馆酒家,好将就着对付一顿。
好不容易选定了地方,五阿哥却带人追过来了,年轻的脸庞满是汗水,“皇阿玛原来在此地,让儿臣好找。”
原是又有几名本地的官员前来面圣,他不敢擅专,总得请示皇帝旨意。
乾隆便叹道:“瞧瞧,总是不能消停。”
郁宛莞尔,“能者多劳,万岁爷这一辈子怕是都清净不了。”
惯例吹捧得乾隆心花怒放,郁宛便欣欣然让小桂子将餐点打包,来都来了,总不能无功而返,怎么也得尝尝新鲜。
那酒楼老板后知后觉得知御驾造访,喜得忙要出来相迎,哪知等他下楼皇帝一行已经离开,于是捶胸顿足、百般叹惋——多好的一个出名机会,就这么白白错过了。
乾隆爷倒是慷慨,对郁宛道:“回头你若吃着好,朕让李玉送块匾额给他,就名‘天下第一楼’。”
郁宛笑道:“那若吃着不好呢?”
乾隆道:“也是第一,不过是倒数第一。”
郁宛忍俊不禁。
五阿哥也陪着笑,他跟皇帝轮廓相似,却更清癯俊美。不过郁宛现在看他已没有当初对小男神那般悸动心情了,尤其在他接连纳了几个侧福晋跟侍妾之后——虽说这是古代男人的基操,可郁宛还是为自己童年磕过的神仙爱情而心塞。
幸好五阿哥作为兄长还是没话说的,这一路多亏他帮忙拉扯永璇跟永瑆,否则郁宛带个孩子恐怕早就发疯了。这又让她稍稍捡回了一点印象分。
五阿哥就觉得这位豫妃娘娘对自己的态度十分莫名其妙,时而亲切备至,时而又冷淡非凡,自己曾经得罪过她么?应该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