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芬的眼泪,吧嗒掉了下来。
杨艳贞也抿紧了嘴,不再说话。她是同情王建业,但她愿意去调解,更重要的是她觉得王建业是个好丈夫。此前林秀芬数次来交作业,也会跟她拉拉家常。所以她知道,山顶的那个小院子是王建业一点一点盖的;也知道王建业支持林秀芬读书写字。
这在此时的环境里,是很难得的。要知道,哪怕是干部,有些也很不喜欢自己的老婆上进,只希望老婆留在家里看孩子伺候老人。所以,她真觉得王建业挺好的。就像这次,换成一般的男人,早把林秀芬揪回去顶缸了。但王建业明明知道林秀芬躲在二造,却咬牙不吱声,只为让林秀芬安生躲几天。真的很难得的。
但林月英的话,也没有错。
王建业对老婆再好,比不上他对亲妈的好。不是说男人就该娶了老婆忘了娘,可一家之主的男人,理应承担起调解的责任。调解不好,那林秀芬不愿意跟他过,也同样在情理之中。
过了好半天,杨艳贞有气无力的道:“秀芬,你怎么想的?”
林秀芬沉默。她回来的路上,已经听到有好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在指指点点。所以在风口浪尖上,有些话她不能直白说出口。否则名声坏了,很容易影响她的前途。
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社会对女人的压迫。明明什么都没有错,可你在被欺负的时候,但凡敢有一丝反抗,必然有“理中客”跳出来“各打五十大板”。而最后板子落下来时,号称的五十大板,起码得有九十板落到女人身上。哪怕所有人都知道她是受害者,该挨的一下也不会少。
毕竟,按照时下的“最优解”,还是得她林秀芬压下自己的委屈,深明大义的回去帮王建业带病秧子外甥。一直受苦、一直受苦,最后年老了,王建业说一句你辛苦了,她才算终于修成正果,得到了个大众喜闻乐见的大团圆结局。
直到21世纪,广受欢迎的苦情戏还是这么演的。可是,凭什么女人就得去苦情戏里当主角呢?
王建业带孩子可怜,那么多妇女带了那么多孩子,谁又说一句她们可怜呢?不是都只会说——哪个女人不是这么过来的吗?
嗤,真尼玛讽刺!
“杨主任非要解决这件事。”林月英顿了顿,“我建议王建业同志找个没孩子的好人家,把外甥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