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历史】无所谓可信与不可信,【写就历史】则有可信与不可信之分。
可信或不可信,就看【写就历史】是否符合【本真历史】。
两者间的关系是原本与摹本的区别,是原形与影象的区别。
【本真历史】是客观存在,【写就历
史】则是主观认知。
不,写下来的历史亦是客观存在,但却是他者主观认知的客观存在。
也就是说……一切【写就历史】皆是智慧众生主观对于客观的认知。
主观的认知,永远无法和其所认知的客观对象完全符合。
这对象,可以是一切。
所以后天习得的「真理」,亦只会是相对真理。
与那绝对真理间,永远存在着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
譬如大自然作为对象而成为历史,亦存在于智慧众生的「记录」之中。
因而自然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智慧生灵的自然史。
更广义而言,对于地质的考察,关于天文学的研究,乃至宇宙的探索,亦都是智慧生灵的历史,是对于自我的深层揭示。
揭示了时间与空间、主体与实体、心灵与物体、理智与感情、精神与物质……等等之间的对立与联系。
二元性,这一切种种皆蕴含着二元性。
无论哪一种事件、哪一种事物、哪一种事态、哪一种事象……全都具备着二元性,具有着二元展开性。
这种展开性,亦体现在自我与他者间,思想与身体间,内在与外在间。
这一切通通皆是智慧生灵自己对于大千寰宇无量诸事无穷诸物的认知与理解,映证与具象。
是理想的现实,与作为现实的存在之间的……永恒矛盾与统一。
这矛盾与统一,即是【变化】。
历史又与时间息息相关。
假若没有时间,那么历史就无物可承托,无处可置驻。
时间存在于在大千事物的最底层,支撑与运行了生灵与万物。
时间,就是用来描述变化的计量,若没有变化就没有时间。
地球的自转变化产生了一天、地球的公转变化产生了一年、月亮的周期变化产生了阴历、太阳的周期变化产生了阳历、人体的衰老变化产生了年龄。
常人生活认知中的时间基础单位……是秒。
秒,最初是由秒摆的运动变化来计量,后来是用地球的自转变化来计量,然后是用地球的公转变化来计量,最后是用原子结构的辐射周期变化来计量。
即,色133原子辐射电磁波的周期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