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尽快将情况上报,让上面的人知道,他们轧钢厂是有能力的。
杨小涛陈宫三人紧随其后,等几人离开,黄得功看了眼周围众人,拿起筷子就把骨头抄起来。
“这锅是我搬来的,所以这骨头我替大家尝尝!”
说完拿着骨头跑开,一边跑还一边啃着,本来就没几块肉,全被黄得功吃到嘴里。
“汤,把汤分一分。”
其他人见了只能对这剩下的烫水下力气。
最后汤被分完,内胆洗刷干净,黄得功守在一旁,神情莫名激动。
这锅,以后也是他们车间生产。
办公室里。
杨佑宁将电话挂断。
刘怀民得到消息后,并没有前来,他那边还是一堆事。
“老刘啥意思?”
陈宫开口询问,杨佑宁笑着,“能有啥意思,高兴着呢。”
随即看向杨小涛,“这次你可是立了大功,咱们厂这高压锅,谁都别想抢去。”
杨小涛谦虚笑着,“都是同志们努力的结果。”
“不用谦虚,能做出来就了不得了,何况还是用电的。”
“对了,我记得你说这锅有瑕疵?”
陈宫好奇问道,杨小涛当下将电高压锅面临的问题说了一遍。
三人这么一听,心里对电高压锅的热情凉了半截。
不过杨佑宁很快恢复神情,“虽然这高压锅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一点,那就是改变了人们的认知,那就是用电,也能做饭。”
“是,老杨说得对,就这么一口锅,国内都没做出来呢,咱们怎么说也是迈出了第一步。”
王国栋肯定点头,随后想起什么。
“那,咱们是不是要改变产业结构,现在就生产?”
闻言杨小涛摇头,“我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
几人看过来,杨小涛组织下语言,“一来,这锅本身制造困难,需要的人力涉及生产、电力,消耗的物力也更多,制造这么一台顶得上两到三台友谊锅。”
“二来,咱们国内电力发展欠缺,就是四九城里还有用煤油灯的,搞出来,也没人用的起。”
“所以,还是要看国外的反应。”
“但,国外,是很挑剔的!”
三人听了点头,杨佑宁最后拿主意,“老刘会跟上级汇报的,咱们等上级领导意见,我觉得小涛分析的很对,就是做出来了也是外销,而且也不见得有市场。”
“咱们等等看吧。”
几人点头。
中午刚吃完饭杨佑宁就高兴的过来找杨小涛。
“夏老跟上级反应快了情况。上级对我们能够这么快提出解决方案很是赞赏,让我们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