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定主意隔绝外界的主人公,在第一书记这位朋友的带领下,开始会在农忙的时候挽起裤腿和大家一起下田,呼呼啦啦转着风箱吹稻壳,接过邻居送过来的新鲜大米,还学会了怎么能在地窖里挑到最甜的那一个番薯,扔到火里烤得喷香。
他渐渐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对于他来说,生活不是跌宕起伏,而是纯粹质朴。
经过一系列的事情,原主和当地人的感情越来越深厚,甚至主动收养了一个很早就失去了爸妈的孤儿,传授他自己所学的知识。
康久的电影基调张奎是相信的,如果晏承书愿意去演这样一部电影,或许心境会更开阔一些。
此时他已经不再去想这部电影将会给晏承书带来怎样的好处了。
他希望晏承书去演,是希望他能从带入主人公逐渐豁达心境的经历,找回初心。
夜里,张奎把被演员们围着的晏承书挖出来,在一众哀嚎中,张奎霸权镇压:“都回去休息了!你们一个个是真好意思占用他时间啊!忘了人家才刚恢复?”
闹腾的人一下就消停了,恨不得自己把晏承书背回去。
梁缘和陆明曜没能跟剧组的大巴车走,他们另外有住的地方。
这两人坐在面包车上,空前沉默,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晏承书的演技,实在是到了神乎其神的地步。
他们亲眼见过晏承书指点剧本时的神态变化,那时便深觉震撼,却没想到,当晏承书真正踏入戏里的时候,竟然来得那样震撼人心。
他们站在现代与战争年代的交接处,眼睁睁看着晏承书化为旧时的人,变成一个将自己生死置之度外的大爱之人。
在场所有人的情绪随着他的紧张而紧张,拳头紧握,捏紧一把汗水。
在见到他躲过一劫的时候,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哪怕大家都知道,不论是戏里还是戏外,晏承书都不会有事,但还是会下意识为他提心吊胆。
这是一种绝对掌控,在晏承书的情绪领域下,他就是独一无二的王。
比起台下谦逊温柔的晏承书,镜头下的晏承书无疑更加张扬耀眼,他的优秀无法掩盖。
只是这样的对比,不仅没有让他们放弃台下的晏承书,反而那个苍白脆弱的人,更加令他们担忧。
这样散发光芒的人,逐渐走向毁灭,让人怎么能平静对待。
少年心事无人倾吐,埋藏在心底慢慢发酵。
而晏承书这边,最终是答应了张奎参演《盛夏》的邀请。
并不完全是因为张奎刷脸。
晏承书敬重归敬重,但还分得清主次。
按时间来说,原主再过段时间都该去各种乱七八糟的小综艺恰烂钱了,他现在还稳稳扎在节目组本来就是bug了,还上国内最大佬的导演戏里去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