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众人反而对郭崇韬印象好些。
曹夫人亦是如此。
曹夫人虽然头疼郭崇韬争权,却对郭崇韬人品还是信得过的,“两个宰相忙着争权不管,郭枢密使定然不会不管,这两天他听到消息想必会上奏给陛下,到时陛下应该会处理。”
王氏听曹夫人这么说,也稍微放心下来。
……
过了两日,果然如曹夫人所说,郭崇韬虽然忙于和两个宰相争权,却注意到下面上奏的河北旱情一事,就上奏给了李存勖,李存勖听了于是下旨对河北受灾严重的地区进行减免赋税,并且让宰相派钦差去河北带领当地官员抗旱救灾。
这事本来李存勖处理的不错,有旱情,减免赋税,派人救灾,只是他不该让宰相派人去救灾,这事是郭崇韬最先上报的,之后抗灾成功,别人说起,也只会觉得那是郭崇韬的功劳,而不是派人干活的宰相。
所以两个宰相对派钦差一事并不是很积极,只是随意找了个官员去,并且还对郭崇韬有些怨念。
朝中的事本来应该两个宰相处理,然后上报皇帝,郭崇韬却每每仗着和陛下亲厚,得到消息就直接去陛下那说,而这次的事也是,偏偏郭崇韬去说了,最后干活的还是他们。
而很多事,往往开头差之毫厘,最后可能就会谬以千里。
由于两个宰相没能在开头很及时很好的处理好河北的抗旱救灾,河北许多地方夏收就已经不行了,其后数月,河北有些地方更是滴雨未下。
于是,河北许多地方开始出现小规模骚乱,终于,在秋收再一次颗粒无收时,河北某地爆发了起义。
这次两个宰相可没有敢丝毫耽搁,立马报给李存勖,李存勖大怒,对两个宰相失望至极,只是现在还不是发火的时候,李存勖治好一边找人镇压
起义,一边再次派人去安抚百姓,减免赋税。
而这个被派去镇压起义的,就是刚刚回来不久李嗣源。
于是,李嗣源在汴京屁股还没坐热,又领着大军去平叛了。
真是生产队的驴,都没这么忙。
*
李府
众人对再一次就藩失败已经从当初的失望,到现在的麻木。
曹夫人甚至告诉王氏和李从珂夫妇石敬瑭夫妇,让大家别先收拾了,下次等就藩的圣旨下来,大家再收拾吧!
毕竟每次收拾也挺累的,打包好了不走了还得再拆开,拆开了下次再打包,也挺麻烦的。
众人觉得也是,干脆也放平心态了。
不能就藩就老实在京城呆着,反正京城也很繁华,多待待也不吃亏。
只是还是忍不住想骂骂两个宰相,要不是他们两个惹出来的祸,他们将军何必跑去收拾乱摊子。
陛下也不狠狠敲打一下两个宰相,就这处理能力,简直实在是有辱宰相之位。
李府众人不知道的是,宫里皇帝也是这么想的,并且还真做了。
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