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他顾宪成不聪明,太异想天开,是他真的很了解陈璘。
在京任过郎官的他,还是很容易接触到关于陈璘的信息的,另外,他也很清楚征讨吕宋的背后牵扯多少沿海大族的利益,所以他才很笃定这次征讨吕宋不会成功。
另外,顾宪成一向就有一种自信,一种自己看穿一切事件规律的自信。
历史上,顾宪成就很自信张居正一定会被清算,所以坚持不向张居正示好,乃至后来还自信认为自己能操控朝政。
不过,顾宪成这一世其实还是有所收敛的,也没有那么自信了,毕竟这一世张居正没有被清算,所以他只是对亲友这么说说,而没再满世界劝告所有认识的士大夫都抛售认购劵。
他劝亲友抛售,是真的基于一种善意,一种对族人乡亲的善意。
但顾宪成也没想到结果会是这样,他发现他不但低估了大明天子,也低估了陈璘这些新党武臣。
作为一个文人,他一向对武夫是很鄙夷的。
他鄙夷武夫们要么见识浅、粗莽骄狂,容易贪利乱来,仗着手里有兵,往往我行我素,要么为升官加爵甘为文臣走狗,毫无原则和底线。
但他现在发现,陈璘虽然有不少武人的缺点,但好像也能做出许多让自己意外的事。
如果说申时行上次坑了他,他还能接受,而可以说没有同为士大夫的申时行精明不算太丢脸,武人至少是不如他的的话,但现在,似乎连陈璘这一个武夫都能让他捉摸不透,似乎也比他想象的要精明。
所以,这对顾宪成而言,简直是一个更大的打击。
“三郎,我曾经劝你,别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聪明,天下人都是笨蛋,要心存敬畏,你偏不信,偏自以为是!”
“就说之前,你被申吴县骗的事,是不是你自以为是导致?”
“人家能做到阁老能比你笨?亏你还以为你能让他按照你的意志做事!”
“然后就是现在的翁源伯陈韶州,人家作为伯爵,能成为提督,会是你想得那么简单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