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攻两个边路的时候,如果中路再放上一个克劳奇,效果肯定会更好,只是曼联的这次进球太早,不过十分钟,雷德克纳普不能在这个时候换人,只能先用罗比基恩打着看看,范德法特也有很强的进球能力,不行下半场再换人。
弗格森当然也是战术大师,既然做出了高小冬和吉格斯换位进攻的安排,自然也考虑到了进球领先的可能性,以及后续的战术。
庆祝回来之后,高小冬继续回到中路,不过位置后撤了差不多十米,贝尔巴托夫顶在前面不动,鲁尼向后撤了十米,曼联的阵型基本上变成了一个4411的阵型。
这个阵型的变化不仅让高小冬距离自己的禁区更近,同时也让鲁尼更接近于中场。
鲁尼是个很积极的前锋,面对强敌的时候,甚至会回防到自己的禁区,曾经被球迷戏称为防守型前锋。
鲁尼后撤十米,不仅可以发挥他的冲击力,也能够让他协助高小冬控制中场。
弗格森的准备很充分,在高小冬进球之后,热刺虽然从右边路发起了猛烈的冲击,但有弗莱彻协防到边路,贝尔就算打穿了拉斐尔,也切不进禁区,只能下底传中,而高小冬在弗莱彻协防边路之后,他大幅度回收,盯住隐藏在罗比基恩身后的真正杀手范德法特,几乎把热刺的进攻完全扼杀。
热刺最好的机会来源于他们在曼联左路发起的攻击。
热刺连续不断的猛攻曼联的右路,虽然有弗莱彻协防,但右路还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曼联的阵型也不断的右倾,以便加强防守。
开始的时候,曼联在防守的时候也时刻注意自己的左路的,但热刺坚决打曼联的右路,左路放空也不管,逐渐让曼联失去了警觉。
比赛第30分钟,经过二十分钟快速攻防,曼联几乎忘记了热刺的右前卫列侬的存在,就在这个时候,正在协助贝尔在左路进攻的莫德里奇一脚长传精准的找到了右路的列侬。
列侬拿球快速奔袭,杀向曼联的底线。
吉格斯过来拦截,被列侬变向加速甩开。
其实列侬的变向根本就是浪费时间,他只要加速强突就够了,当年的威尔士风之子吉格斯现在已经变成了王老吉,根本无法跟上他的步伐。
由于热刺正在右路猛攻,左后卫埃弗拉都快移动到禁区去了,看到列侬快速冲过来,他赶紧向边路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