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庆宫是一座极小的宫室,远不如宁寿宫大,但宁寿宫只有太后这一个正经主子,可毓庆宫却要塞下太子、太子妃和侧福晋格格等,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意识到不便。
太子和家眷都住到宫外了,太子妃便不可能再掌管宫务,她接手过的宫务又送回到四妃手上。
……
元夕思来想去,只觉头大,难怪上次给乾清宫送点心,她感觉太子多看了她几眼,当时她以为自己误会了,毕竟她才初生长发育,太子也不至于对她感兴趣。可如果太子是穿越或者重生的,见她拿出那样的点心,心里有所猜测似乎也不足为奇。
她越想越觉得害怕,若是个不能容人的穿越者,又或者重生者要消除一切不稳定因素,她岂不是危矣?
最后元夕满腹烦躁地入睡了,她纠结也改变不了太子的想法,太子若真的容不下她,她抵死反抗也无济于事,自然要活好每一天,不能自己给自己吓出病来。
只是,元夕想着在宁寿宫惶恐度日,却不想旁人直接釜底抽薪。
“这是关外送来的貂皮,新制成了衣裳,平时要好生保养,若是伤了色泽便再经不得太后的手……”秋水又在给元夕传授衣裳的知识,元夕学得认真,每晚睡前再在脑子里过一遍白天的知识,如此方能记得长久。
元夕自然也知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可惜宁寿宫里除了高嬷嬷外都只是粗识几个大字,秋水记录衣料的册子上“貂”字都是她托高嬷嬷写的。元夕学过古代汉语,这时代的繁体字她结合上下文基本能认全,只是写便不成了,更何况她还不会写毛笔字。原主的字迹勉强称得上端正,因此元夕对外也只是说自己粗识几个字罢了。
她也想练书法,谁让她不会写毛笔字,就算有原主的底子,可不经过练习岂能掌握。便是在现代,一段时间没写字,拿着笔也觉得手指僵硬。
可是谁能活着不顾及旁人的眼光,她曾经托小太监买了本诗集来熟悉繁体字,也听着如云说闲言碎语,“偏她识字”这样的话听得元夕烦躁,便想着先熟悉繁体字之后再考虑练字的事情,一拖便拖到了现在。
听着秋水的教导,元夕不时问道:“秋水姐姐,皮子是要交给浣衣局哪位嬷嬷打理……哦,再问内务府的掌事嬷嬷取粉剂……”她问得仔细,毕竟她出身小康,从未穿过貂皮衣裳,原主虽有皮毛披风,作为主子也没自己动手打理过。
秋水又翻着一匹金碧辉煌的锦缎,上边的纹路很是特别,仔细看来,织着罗列整齐的金胡桃,远远看来,晃目而惊艳。
“这是回部进献的回回金锦,这匹锦缎的织造工艺极其复杂,三组经线和三组纬线交织,寻常的锦缎却只有一组经纬线交织。这样的白地织金胡桃纹锦,现如今,宫里女子也只有太后和太子妃能用了。故而一定要保存得谨慎,若是伤了料子,真是天大的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