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边安抚薛彩樱让她怎么保存实力,一边请王秀英准备热水,又让月牙准备红绳,将小婴儿用的包被找出来。
一家人眼看着都忙开了。
薛彩樱这两天动了胎气,产婆到的时候宫口都开了三指。
没到一个时辰,一个健健康康的小婴儿就生了出来。
是个粉雕玉琢的男婴。
薛彩
樱没怎么受罪,田氏念了无数遍佛,“真是佛祖保佑,有那些生了一晚上还生不下来的,产妇都没了力气,彩樱果然是个有福的。”
产婆笑着恭喜,“可不是,小娘子一看就是个有福的,如今又生了个大胖小子,你们赵家后继有人了。”
田氏高兴,喜钱给了双倍,产婆走前还有些不舍:“希望小娘子赶紧生二胎,我还过来接生。”
孩子出生后,薛彩樱头上系了一条红丝带,靠着被子躺着。
小婴儿躺在她身边,正呼呼的睡着。
赵雪窝坐在她旁边,一会看看她,一会看看小婴儿,仿佛做了个梦,“娘子,你说咱真有儿子了?”
薛彩樱好笑道:“怎么,你还不满意?”
赵雪窝抓了抓脑袋,憨厚的笑了起来:“就是很奇怪,说不上什么感觉,你说咱都以为是个女儿,咋变成儿子了?”
薛彩樱嗔了他一眼:“等儿子长大了你再说这话试试。”
赵雪窝不吭声了。
田氏给薛彩樱熬了一碗鸡汤,薛彩樱刚生产完没有力气,赵雪窝一口一口的给她喂嘴里。
赵老二急着见孙子,可他不方便进屋,不停的在门口打转。
田氏笑话他:“孙子长得可俊了,随他娘。”
赵老二哎了一声,隔着门板往屋里看了一眼,田氏好笑道:“你别急,等明天太阳上来抱出来给你看一眼。
赵老二这才满意了。
月牙一眨不眨的盯着小婴儿,刚被田氏赶出去。
“屋里太闷,人太多了影响你嫂子,等明天你嫂子有力气了,你再过去。”
田氏担心赵雪窝晚上照顾不了孩子,薛彩樱也是个新手娘,她把赵雪窝赶出去睡了,自己则留下来照顾孙子。
也方便照顾薛彩樱。
赵雪窝虽然不情愿,还是去了隔间。
如今他有妻有子,生活充满了奔头,干起活来越发有劲了。
薛彩樱这个月子做的好,田氏天天换着花样给她做好吃的,还没出月子,人就丰腴起来了。
赵雪窝又心疼她,无所不依。
月牙还能帮忙带孩子,可以说她事事顺心,尤其看着儿子,小家伙越来越可爱,她的心就越来越暖和。
有人说女人嫁人是重获新生,遇到婆家不好的,不死也要脱层皮。
遇到婆家好的,事事顺心,处处如意,这还能不幸福么!
薛彩樱是元宵节发现自己怀孕的,所以孩子小名叫元宵。
大名还没起。
赵雪窝越琢磨越琢磨不出来。
薛彩樱也不逼他,反正喊元宵也顺口了。
薛彩樱奶水好,不光喂着小元宵,每天还会喂水笙一顿。
水笙长得快,已经会看着小元宵笑了,高兴的时候还会拉拉小元宵的手。
夏天天热,在屋里都不用怎么穿衣服,两个孩子放在一起,谁知道小元宵就尿了。
正好落到水笙雪白的脚丫上。
水笙抓着自己的小脚丫玩的正高兴,忽然哇的一声哭开了。
薛彩樱和王秀英两个发现事情的原委都开始笑。
这两个连翻身都不会就开始打上架了,能不好笑么。
赵雪窝这天正在大酒楼接待客人,他满脑子都是儿子叫什么。
想起儿子在她娘肚子里的事,爹蹲大牢,叔叔成亲升官,就连出生那天都闹了个笑话,他娘数银子数的高兴,笑大发了,这小子就出来了。
赵雪窝心里琢磨着,叫赵监狱?
别人说不说,他爹娘知道都能呼死他。
赵升官?
也太俗了点,娘子估计会哭。
赵元
宝?
赵金宝已经判了死刑,这个名字可不吉利。
小元宵是夜里出生的,要不叫赵明夜?
赵雪窝思来想去,觉得这个名字还成。
等晚上问问小娘子,如果小娘子也同意,就叫这个名字了。
“掌柜的,有什么好吃的都给我们上一份,”店里来了客人,声音很大,气势又足,打断了赵雪窝的思路。
赵雪窝还有些不太高兴,他这灵感来的可不容易,一会忘了怎么办。
不过赚银子也是大事,他忙不迭的从柜台前出去接待客人。
来人是两位少年公子,看起来不过二十多岁的样子,身穿锦缎,气质高贵,一位手持折扇,看起来悠闲自在。
另一位表面上看着也是十分的悠闲自在,可他的手一直搭在腰侧的宝剑上,一看就知道他心里充满了戒备,做好了随时出手的准备。
常人出门在外,戒备充足也是应该的。
赵雪窝奇怪的是这两个人怎么这么眼熟?
和他两年前救得长沙郡王简直一模一样。
“你是……”赵雪窝只见过一面,当时又是敌人环伺的时候,有可能认错也很正常,所以他才没敢确定。
皇上手持折扇,轻轻的扇了扇,略有些无奈的说道:“赵掌柜的果然健忘。”
赵雪窝确定了:“你还真是长沙郡王。”
皇上也不提醒,只道:“借一步说话。”
赵雪窝想着长沙郡王身份贵重,酒楼里人多眼杂确实不方便,便带着皇上去了后院。
“王爷,您怎么来这了?”赵雪窝拱手行礼,充满了好奇道。
皇上身边的凌予唱起了黑脸:“大胆,这是当今圣上。”
赵雪窝:“……”
慌忙跪地行礼:“草民莽撞,不识圣躬,还请皇上恕罪。”
皇上收了折扇,伸手把人拉起来:“爱卿客气了,你救过朕的命,是朕的大恩人,朕一直想着怎么报答你,只可惜刚回京城的时候形势复杂,朕没有办法,后来让人给你捎过信,可朕一直没等到你进京。”
赵雪窝不记得皇上给他写过信。
一脸懵懂的看着皇上。
凌予解释道:“当年赵锦煜参加乡试的时候,皇上也去了考场,让孙明喜给你的,那信还是我写的。”
赵雪窝想起来了:“这事我记得。”
皇上笑道:“那爱卿怎么没去京城?”
赵雪窝不识字,怎么知道信里写了什么。
他抓了抓脑袋,不好意思道:“还请皇上恕罪,草民不识字。”
皇上充满无奈的看着他:“你弟弟学问那么好,你不识字?”
赵雪窝只能辩解道:“草民没有弟弟聪明。”
这话皇上可不信,他听老将军说过,赵锦程排兵布阵一点就通,还会自创,不受任何束缚,根本不像不识字的。
不过赵雪窝不可能骗他,是他想错了。
“既然这样,你把信拿来,让凌予读给你听。”
赵雪窝:“……搬家的时候弄丢了。”
他第一次见皇上就犯了欺君大罪。
不是搬家的时候弄丢了,而是前几天儿子拉了,他从柜子里随手一掏就摸出了那封信,半夜里太黑,他也没注意,给儿子擦完屎随手就扔了。
第二天早上才发现那是孙明喜交给他的信。
上边金黄一片,他还想着不能慢待人家一片心意,用清水冲了一下。
谁知道冲完之后字迹也没了,成了一张没有任何用处的废纸,这下只能扔了。
如今皇上问起来,他哪敢说给儿子擦屎,他一家老小的脑袋还要不要。
皇上
听说丢了,也没追问,这个话题就过去了。
“对了,听说你有儿子了,抱出来给朕看看。”
皇上要看儿子,赵雪窝当然不能拒绝了,他急急忙忙的回了卧室,将小元宵抱了出来。
小婴儿白白净净的,可爱极了。
皇上心里高兴,问道:“叫什么名字?”
赵雪窝如实回道:“小名叫元宵,大名还没起出来,刚才草民想着,他是夜里出声的,要不叫赵明夜吧,皇上您觉得什么样?”
皇上觉得不怎么样。
怎么没叫赵半夜,也算是难为他了。
皇上看着赵雪窝怀里的小婴儿,心里喜欢,迟疑道:“要不朕赐他一个名字吧。”
这下可乐坏了赵雪窝,赶紧抱着儿子跪下磕头:“草民谢皇上赐名。”
皇上沉吟道:“夜里出生的,就叫赵……凝烨吧。”
赵雪窝:“……”
还不如他的明夜好听,不过这名字可是皇上赐的,不好也得说好。
他赶紧叩谢皇恩:“这名字好,一听就大气,草民谢皇上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