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06页(2 / 2)

韩沉苦涩一笑,只觉得心酸。

好不容易能看一眼,时间过得却这样快,感觉还没说几句话,就要分开了。

周沫受不了他赖赖唧唧的眼神,“晚上回去就能见到了,快走。”

韩沉:“不一样,我想时时刻刻见到你。”

周沫无奈睨他,“你现在啊,撩拨人的话张口就来,可是让你学会了。”

韩沉:“你教得好。”

周沫难掩甜蜜笑意,推他一把,“快走。”

她怕再不走,韩沉真要误工,索性自己先转身离开。

可真等韩沉走了,她心里又空落落的。

真应了韩沉那句“时时刻刻都想见到你”。

不但韩沉如此,她其实也是如此。

周沫发觉,她越发深陷在韩沉的温柔里无法自拔。

连她担心的程莺,他都能想办法帮她解决忧虑,尽力提供帮助。

韩沉说她是善良的人,可她觉得,韩沉更是善良。

第534章出差,错过1

参加完东大一院医师节活动后,沈青易又通知周沫,这次由袁教授带队,和帝都大学做一个国家级的项目。

由于是多中心的慢病队列研究,涉及的研究人群需要精心讨论纳入,多个中心的工作人员要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规范的数据收集,整理等工作,包括调查问卷和调查随访的话术,以及填表标准。

这个项目的时间预计在十年,所以现在做的所有东西都是在铺路,有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意味。

十年后,或许开展和主持这个项目的人都有可能不在了,或者因为其他原因离开这项研究。

发表出的研究结果以及研究成果的分享,极有可能不是现在牵头的这帮人。

这也是国内大型长期队列搞不起来的原因之一。

然而从国家层面出发,这种项目不能不做。

队列研究无疑是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金标准”,因为它能提供病因和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推论。

国外有名的大型队列研究已经层出不穷,甚至有研究随访时间长达五十年,而且数据还在实时更新和完善中,以前可能仅仅含有一些简单的临床检查结果和临床基本资料,现在已经涉及基因测序、甲基化、蛋白数据、甚至单细胞测序等更多新兴的组学数据。

甚至还以此建立数据库,成为众多相关研究者的数据来源,继而衍生出更多的研究,百花齐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