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人良心都没了,怎么会知道心疼呢。
也怪她傻,就算孩子这真是病,难道就不是她孩子了。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就听信了那些人的胡言乱语,竟然放手让陆臣这么去打,一打直接把孩子打的站不起来。
幸好,能治好。
不然,她真的无法原谅自己,眼瞎心盲...
飘远的思绪,伴着蔑片编成的椅子。正是如了夏最好的时节,院子里大树上绿叶越发浓密,风一抚来,不似秋冬那般闷响,而是脆脆,轻盈作响。似打着节拍一样,就着慢慢散出来的淡淡中药味,缓着人情绪,不知不觉竟慢慢睡了过去。
不经意间,沈默抬头瞧了眼人,翻书的动作越发轻了。
整个午后只余细细的风吹过,叫人通体舒服。
......
这一睡,直到夕阳莫过山底,天边渐渐看不到橘色。屋里院门被推开,这是沈阿爷沈阿奶回来了,后面还跟着背着孩子,大包小包提着肉的韩家琦夫妻。
第115章
时间真快,转眼当年下乡当知青的小年轻已经当了爹了。
而且出乎人意料的是,这么个出了名吃不了苦的年轻人。返城政策下来后,不仅没像村里那些成了家的知青一样,或是抛妻弃子,或是闹个天翻地覆净身离开。反是真安心留下来和自家媳妇一道专研起买卖来。
要知道原先青山大队除了韩琦这小子,其他知青不是耐住性子,就是内部消化,一直坚持熬到高考恢复。
最后只落下沈妍,其余都算的上如愿以偿,以大学生的身份携手回了城。
但是这样特殊的情况也就青山大队一家。
如今青山大队取缔,和周边连界的三大队合并成了青山村后,这样被知青抛弃的人家便多了几户。
这不,韩家琦一进门就忙殷勤的和沈默,柳师傅打招呼,就连小沈安也没有忽略。看到院里多出来的人,也没有瞎打听。
转身又忙背着孩子给沈阿爷沈阿奶捡凳子坐,端茶送水,比沈默这个亲孙子还亲似的。
到是他媳妇,算不上讷言,只是不比韩家琦能来事,放的下身段,能哄人。
这会儿和沈默他们打了声招呼,把背上背着的一箩筐东西往墙边一放,就提着用麻绳串着的一大捆肉,还有骨头往厨房去。这又是背又是提的,一堆东西可不轻呀。人就这样愣是从城里一直提回来的。
很快就听到厨房里传来响声。
再瞧那边两手空空就背了他们家小毛豆的韩家琦,一边对着阿爷阿奶好话不断,一边不停往嘴里灌水,一副累的不轻的模样。
沈默摇摇头,这韩家琦是个有福气的呀。
不过这也是他有良心。
要是韩家琦知道沈默这声赞,只怕高兴的恨不得当场蹦跶起来。要说他这辈子见过人里最敬畏和服气的人,不是他爹,也不是他那个全家恨不得捧的高高的大哥,而是沈默。
至于为什么,可能是人比他年纪还小,就能一手拉起一个青山工坊,隔三差五都能去粤城那广交会和外国人打交道;可能也有人那一手好医术,可能还有人对着那些岛国人开出的一个个高价,依然能风轻云淡的拒绝.....
更不要说他对自家弟弟妹妹的态度。
他说不清,但好似通通都是他向往的。
不过要他说,他也不是多有良心啦。主要是他知道谁对他好,虽然他媳妇长的壮了点,凶了点,但架不住对他好,真心实意一点也不掺假的好,最重要这不是有安全感嘛。
何况现在他们还有了小毛豆。孩子这么点小,打出生可是他带着的。
那舍得的离了他们返城。
城里固然好,他从小长大的地界,那有不想念的。只是打从当初他没哄好沈妍,完成他哥他爸交给他的任务,和沈家搭上关系,家里可是好些年没搭理他了。
后来政策变了,虽然来信松口叫他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