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恐怖灵异>在年代文里吃瓜> 52. 事业 妈你买猪腰子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2. 事业 妈你买猪腰子了?(2 / 3)

范童忍不住羡慕:“咱罗主任对你可真好。”

黎善笑笑:“我婆婆确实很不错。”毕竟也是一本父母爱情小说里女主角呢,罗主任就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哪怕再不满意吴梨,在行为上都是没有偏差一直很好的:“怎么?你也想跟婆婆一块儿住?”

“那还是算了吧。”

范童立即摆手,吐槽起自家婆婆:“她心歪到屁股了,心里只有老大一家子。”不过,她对自家婆婆有一点还是很满意的:“自尊心也强,去年得了一场病,死活不让老大联系我们,说她打小就疼老大,这辈子就跟定了老大了。”

这种犟种型婆婆,某方面来说还是挺好的。

至少她认定了谁,就是谁,没有说好处都给老大一家得了,破事全找其它儿子。

范童其实倒是不吝啬花钱,她和丈夫都是技术工种,工资都很高,他们现在房子有了,还没孩子,又都不是爱花钱的人,在金钱上他们是真不缺。

再加上上面没婆婆指手画脚,夫妻俩的小日子过的那叫一个红红火火。

黎善确实饿了,再加上也快到开工时间了,所以一边听着范童的吐槽,一边将两个大肉包给吃了下去,吃完后还有些懵,有些意外自己居然能吃完两个大肉包。

要知道这年头的肉包用料十分实诚。

她揉了揉肚子:“我午饭不用吃了。”

吃完了才察觉有些吃撑了。

“那就跟我去消消食吧。”范童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将桌上厚厚的一沓子资料搬过来:“这上面是第一季度的生产需求,咱们去生产部车间走一圈吧,得提前做好规划,调度各组生产任务,第一季度的市场供应咱们得跟上啊。”

自从过了七零年,人口增长就呈爆发式,光七零和七一两年,全国新生儿就将近有五千万。

再加上国家现在也正在努力追赶西方国家的疫苗政策,光国产类型的新生儿疫苗研发压力就很大,目前唯一算稳定的疫苗只有卡介苗。

在没有疫苗的基础下,既要努力研发疫苗和做好推广工作,还要生产老百姓需要的常用药以及对周边武装部队的药物供应,不仅宁省的药厂压力大,其实全国所有的药厂压力都很大。

这些年局势有些风声鹤唳,政策也很多变,甚至好些小药厂都是在亏本运作,全靠政府拨款。

人命大于天。

苏维民之所以那么重视药厂考核,就是希望能做好药,至少这些药老百姓吃下肚子是真有用。

“咱们厂主要做片剂么?”黎善之前一直在背诵医药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对药厂的认识反倒有些少。

“不止,咱们做片剂,针剂用药和口服药液。”

“口服液?”

黎善脑海里瞬间出现很多碳酸钙的小蓝瓶,这算是最出名的补钙口服液了。

不过她还是有些疑惑:“不做颗粒剂么?”

“颗粒剂?”

范童先是蹙眉,然后摇摇头:“没有这种药吧。”

黎善有些诧异,难道现在还没出现颗粒剂这样的成药方式?

她记忆中颗粒剂最出名的就要数‘板蓝根颗粒’了。

这可是个万能药,头疼了,喝一包,流鼻涕了喝一包,打喷嚏了喝一包,甚至感觉不对劲,没事就喝一包……她去了那么多任务世界,板蓝根颗粒几乎是常年备用。

而且这个药在以后的海市甲肝大流行的时候,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后来的也是一战成名。

“我之前看人家吃头疼粉之类的……”

“头疼粉咱们厂也做,但做的比较少,毕竟只是个止痛药。”

说起这个,范童忍不住叹气:“不过这药卖的好,医院药房里的二把刀最喜欢开这个和红药水了。”

正所谓内伤头疼粉,外伤红药水。

县城里还好些,到了下面乡镇上,医院情况就很乱了,好在不少赤脚医生都是中医转行,爱拿一些偏方救人,但这些也都算是公开的秘密了,这年头,你可以用中医,却不能大肆宣扬中医。

范童唏嘘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直起头来。”

黎善冷哼:“咱们弃之如敝履的东西,别的国家都当个宝,你且看着吧,再这么下去,搞不好咱们老祖宗的东西都给人家拿走了。”

“不能吧。”

范童迟疑,要是真好的话,国家能给禁止宣传?

“怎么不能,要是真没用的话,咱老祖宗能不断代的传到今天?”

现在祠堂虽然被砸了不少,但是老一辈背家谱的话,还是能背个十七八代老祖宗的,有的老农别看他朴实,说不定人家祖上当过宰相呢。

“这倒是。”范童觉得黎善说的在理。

说完了也跟着开始焦虑:“那咋办?咱们就看着他们偷东西?”

黎善抿了抿嘴:“咱们多找些这方面资料看看吧,我听说外国都有什么知识权利啥的……”黎善不好明着说知识产权和专利之类的。

范童倒是第一时间想到了:“你是说专利么?”

“对。”黎善点头,她没想到范童居然知道专利。

许是目光太明显,范童有些无语:“咱们好歹也是经常看资料的人。”所以说专利她还是懂得,可惜:“咱们没办法申请。”

就现在这个情况,也很难申请。

黎善也知道,所以也只是感叹一句,随即拍拍桌上的资料:“走吧,咱们下车间去吧。”

总好过在这里胡思乱想。

范童点点头,两个人挑了本资料便直接去了生产一部的第一生产车间,里面机器正在努力的工作,工人们也都穿着防尘服,可就算这样,现在的车间也没办法跟以后那些白的发光的厂房相比。

这样的环境在未来来看或许是落后的,但在现如今来说,已经是最先进的了。

范童有些骄傲地介绍:“据说当初建厂的时候,咱们厂长去京城的大药厂考察过,咱们厂的机器也用的是最先进的。”

宁省是富裕省。

又是建造药厂,自然舍得拨款,所以药厂的环境真的已经非常好了。

她们两个人是技术部的,刚到一车间,车间主任就过来了,他熟练的从范童手里接过资料,在第一张巡查单子上签了名字,然后就开始诉苦。

“……咱们车间的情况你们也知道……”巴拉巴拉,总归目的是做大批量的常用药。

虽然攻克新药量产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但攻克的时间太短,会对最后成品量和成品质量产生影响,他也是要为工人们负责的生产主任呢,自然做常用药更好。

黎善看着范童冷着一张脸,一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样子,也赶紧摆出一张高冷的脸来,先检查了一下所有的机器是否能够正常运行,然后将表上的检查项目一一划掉。

最后才对车间主任说道:“后天调度会,在大会堂,记得参加。”

说完就拉着黎善赶紧走了,转身去了二车间,再重复以上流程,最终,一整个早上两个人跑完了生产一部,下面还有生产二部和生产三部。

黎善:“……怪不得后天才开会呢。”

这样的通知速度,她们还得抓紧点儿,才能在开会前全通知到了。

下午黎善脱离了范童,自己带着资料去跑二部,也见到了好久没见面的李琳,这会儿李琳穿着白大褂,带着白帽子和口罩,手脚麻利的在生产线上干活。

闺蜜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见了笑意。

李琳打了个手势,黎善点了点头,就越好了下班后见面。

等黎善将最后一个车间通知完,已经快要到下班时间了,黎善赶紧回办公室将白天的报表交上去,赶在下班之前将一天的工作做完。

刘大姐看了报表,指出几个模糊的地方,给黎善详细的讲了讲,最后才一脸夸赞的对黎善点点头:“不错,才半天的功夫就上手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