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轩点点头,房子的买卖去年已经放开,无非就是花钱能解决的事。
买一套好点的送给老金也无所谓,对于人才,易轩手从来不抠。
“这次谈的路怎么办?”
“安市估计也没多少钱,县到水库的路我们垫钱修吧,从租用或购买土地的款中扣除,当然不能全扣,我估计我们至少要承担一半的费用。”
几人吃喝完,简单洗漱一番就睡了。
第二天清早,王江带着一个带眼镜的人一起过来。
经介绍才知是市里真正的领导,一阵寒暄后相邀吃了顿早饭,接着就进了会议室内。
谈判的过程并不复杂,一个诚心引进,另一个诚心入驻。
安市地域多山,本就很难招商引资,上下对上级的配额都挠光了头发,轩辕这算是雪中送炭了。
“不知易总,打算多大的投入?”
“领导,实不相瞒,我这人做生意不看眼前利益,我想着要干就干大些,就是不知地方上能给我批多大的地?”
领导转头跟王江两个低语了几句,似乎是在确定昨天易轩他们看的属于哪个区域。
“200亩如何?”
“小了!领导,我打算分为三期工程,总投入不低于两个亿,一期工程要建立一个年销售额不低于5万吨的饮料生产线,当然这只是初步,最终此地的销售额可能要达到20万吨左右。”
“多少?2亿!”
王江双眼瞪得老大,说完才知道这场合似乎没自己说话的份,有些讪讪的笑了笑。
领导显然镇静多了,但那也是表面功夫啊,心中波澜起伏,2亿啊!这要是谈好了,三年的指标就完成了。
不过下一刻,领导就犯起难来,对方愿意投入这么大,那市里该拿出什么对应的方案?
原先制定的三年两减免显然是不合适了,关键如果再降低就要开会举手表决,而不是他一人能裁决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