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不断的交流眼神,看得出彼此都觉得这里很合适,在外面看着小小的一个店面,进来之后却十分宽敞,厨房在后院,楼上还能再摆几桌,桌椅都是现成的,而且因为是小本生意,店主安排的桌子也不是那种大方桌,基本都是中号的桌子,体型合适的人一桌能刚刚好坐八个,不需要另外采购桌椅这些东西。
他们试探了一会价格,来来回回说了好一会,终于以一个双方都满意的价格成交。
然后便是采购香料的事情,因为家中本来就经常吃药膳,加上林师父给的药方,吃的喝的加上泡澡用的,把香料混在里面一起采购,林飘比较谨慎,将东西分两家药店买齐,毕竟这里不像县府,还能自己去乡里收,所有买的东西准备的东西别人稍微一打听就能知道得清清楚楚了。
但州府的好处就是,这里的东西也比县府多得多,像葱姜蒜这样的调味品,几乎是家家必备,进阶的花椒胡椒,各种酱料,也十分的丰富,林飘甚至买到了蔷薇花酱这种东西,并且还不是做成咸的大酱类型,而是蜂蜜和腌制的甜酱,又沁甜又满是花香,用料十足。
连山椒这种东西,到市场稍微多打听一下,也都有得卖的,据说他们有完整的供应链,卖货的商人会每日都派人去收这些山间田里的新鲜货,然后第二日一早就出现在了他们琳琅满目的货摊上,用翻折的麻布袋子装着,堆出小尖吸引来往采购买菜的主妇或厨娘采购者。
他们把要紧的东西现在家里准备好,然后请上一个手脚麻利的后厨办公,再请三五个站柜台,迎客端菜的人,这个基础配备一备齐,挂上同喜楼的牌匾,他们的第二家连锁店火热出炉。
点了鞭炮,扯了红布,请人在门口迎客,结果一个上午都没人两个客人进来。
林飘觉得不对劲,于是让二婶子去附近生意比较好的地方打听打听听听消息,难不成这个店铺有什么问题不成,居然新店开业赠酒水都没几个人愿意进来尝尝。
二婶子出门一个半时辰,探听了一圈,发现州府的人也不是眼睛站在头顶上,看不见他们新开业了,也有不少人在嘀咕这件事呢。
“你说那个破店,居然还盘出去了,现在又重新打了一个招牌出来,想要继续做生意。”
“我看是假的,那地基那房子就是人家自己的资产,说不定只是换个名头,他们也不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了,先前总说是名字不吉利生意才不好,换来换去还不是这样?”
“就是,我路过看了一眼,里面的桌椅都还没换呢。”
二婶子凑上去小心翼翼的打听了一句:“那店是咋了?黑店不成?”
“你是外地来的吧?你是不知道,他们家那味道,可难吃了,做了好几年的菜了,都还拿不住盐放多少,不是淡得没味道,就是咸死人,想要吃个刚好的,那可是真的得看黄历选个良辰吉日才行的。”
“他家菜做得难吃,没生意,他们就降价,想着卖得便宜招揽生意,不然就是改名,改了又改,这些年我们都是看在眼里的,说他做菜难吃吧,他们还不认,除了图便宜的去他那里吃,正经人谁去吃?多寒酸。”
看得出来附近一带的原住民,对这家店是颇有不满了,但碍于对方也是原住民,几十年的同片区情,没有情感也有情面,只在背后怨声载道。
回来二婶子把这件事和林飘说,总结下来就三点,难吃,寒酸,丢面。
林飘一听:“这事好办啊。”林飘扬起声音:“来,大家动一动,把后厨那个烧烤架子搬到门口旁边搁着,添上炭,把炭火引子吹得旺旺的,咱们就在门口先烤上三天串,这东西好不好吃不就叫大家知道了吗。”
二婶子一听:“是这个法子!咱们在县府的时候,一烤上肉,那肉香味往外一飘,闻到了没有说不犯馋的。”
“你们把窗也全打开,让天光照进去,这样显得里面亮堂干净。”
他们把炭火烧旺,把腌制好的肉串,大肉片,羊排骨,全都放在烤架上,旁边搁了张桌子,上面放着一大盆切好的葱花,几大盆肉,上面搭块干干净净的小粗布,防止有东西掉进去。
架势一摆出来,路过的人都纷纷侧目看过来,林飘让一个嗓门大且嗓音比较好听的伙计负责在旁边吆喝,烤肉烤肉,热腾腾新鲜出炉的烤肉,一串三文,五串十三,十串二十五。
州府这边的成本更高,消费也更高,林飘稍微加了点价,但相对而言,肉串也稍微串得大了一点,三串肉就能把一个烤饼夹得满满当当,白面肚子微鼓。
路过的人听着吆喝纷纷看过来,看他们都是陌生的面孔,这才意识到真的换店家了,但也只是看一看。
但稍微烤上两分钟,烤肉的香气随着滋滋逼出的油脂香气飘散开,路过的人目光就没这么淡定了,甚至有几个人闻到香味,就站在路边,看热闹一般的看他们如何烤肉。
伙计在旁边闻着口水都要下来了,更别说路过的人了。
围观的几个年轻小伙看了一会,建议道:“店家,你们外地来的吗?我说你们做的这个生意不好,现在正是热的时候,这热腾腾的闻着是香,是人没胃口啊,得做点凉菜。”
二婶子立马道:“有凉菜,那凉拌鸡,凉拌猪蹄肉,凉拌面,凉拌米粉,各个口味的都有,吃着爽口开胃得很。”
林飘看着几个小伙的打扮,穿得干净整齐,虽然不是什么昂贵的上好绸缎,但该有的一个没缺,头上的发巾,整齐的腰带,驱虫的香囊,没有破损的半旧鞋子,一看就是州府中长期居住的小康家庭。
林飘见状道:“小哥真是好心,这样提点我们,这世道这样的好心人可不多见了,尝尝我们的肉串吧,你瞧瞧看还缺什么味道,我们好改。”
二婶子一听,便抓了两个烤串递给他,一个劲的要他尝尝。
年轻人拒绝不过,自己拿了一个吃,另一个递给了旁边一脸好奇的兄弟。
他们一吃,怀着尝试的表情明显松懈了下来,第一口浅尝了一下,之后便大口大口吃了起来,三口就把一个大肉串吃了个干干净净,直竖大拇指。
“可以,味道相当可以,你们是哪里来的?我在州府还没吃过吃过这样的味道,再给我来五串。”
另一个尝了的马上说要十串,二婶子给他俩的单算在一起打了折,然后分给他俩。
几个结伴的年轻人一见这个情况:“真这么好吃不成?拿个来给我吃吃。”说着伸手就去拿方才买了十串的那人手中的肉串。
他们一尝,也纷纷点起单来,几人站在烧烤架前,一边品评一边吃,路过的人见他们开了张,吃得一脸满足的几个年轻人还是附近街上的熟人,便上前来搭话,几人强烈安利,表示味道可好了,之前就没在州府吃过这种味道。
好吃的东西和从没吃过尝个鲜是人吃东西的时候两大动力,没一会客流就慢慢聚集了起来,伙计忙把他们往里面迎:“里面有座位,还有凉菜,新店开业赠酒水,诸位坐下看要喝什么。”
围在烧烤架面前的人也的确感觉日头上来了,有点晒得慌,毕竟搭的小棚子有限,不是每个人都能躲到荫。
进了屋子里,客人坐下,林飘就让伙计按之前说好套话的给他们推荐菜,一个是要为客人着想,如果一两个人吃饭,不能一味的推荐贵菜,要实惠的搭配,比如一个比较贵的凉拌鸡,配上凉粉凉面,再点几串烤肉,两个男人吃足够了,而且算下来一顿饭最花钱的也就是那盘鸡肉,凉面凉粉也就是个小零头,就算是回了家在心里盘算,都不会觉得这顿饭被宰了心里不畅快,会带着朋友家人继续来尝鲜。
上午他们这里还冷冷清清没有几个人,下午就已经人满为患了。
尤其是带着朋友过来尝鲜的,就算是囊中羞涩的,吃不起大菜,吃碗凉面,吃个烤饼夹肉串都还是吃得起的,与朋友坐在店里吃着东西聊着天,本就是一件畅快事,走的时候再打包几个肉串回去,油纸一包,麻线一捆,带回去添个菜让家里人也尝尝味。
尤其是凉面销得尤其的好,毕竟大家都是爱吃主食的,还是在这炎热的天气,裹着酱汁一口吸溜下去,满足感和口味都被拉得很高。
等到山椒泡好,采购到了足够的兔子,泡椒兔一出炉,更加是大杀四方,热吃鲜美下饭,冷吃开胃下酒,但凡是吃过没有不爱的。
泡椒兔一出场,已经被前面的烤串和各种凉拌菜折服的食客更是惊呼:“你们这一间小店铺真是藏龙卧虎啊!”
小同喜楼开店不到十天,迅速的风靡了整个州府,每天排队等座的人都能在店外面排起一列长龙,还有些就是等着打包的。
“我带回去在家里吃,不坐你们的位置,快点给我弄出来行不行?我俩孩子还在家里等我吃饭了,我说了给他们带同喜楼的凉面烤肉回去的。”
要知道大人的嘴可以忍,小孩的嘴可忍不了,家里的孩子吃了这一口之后就一直犯馋,总是缠着他带好吃的回去,点名了想吃同喜楼的凉面和肉串,凉拌鸡比较贵,两个小家伙都没提,要的都是便宜东西,他怎么也得带回去给他们解解馋吃才像样。
林飘大部分要么在家里,要么在同喜楼的后院观察生意和看账本,发现需求太大这边已经供不上之后,马上加了两个人手在后厨,并且现在每天的生意都已经稳定了,把模式改成了在县府时的状态,要求后厨提前备菜,这样能把等菜的时间从十五到二十分钟缩短到五分钟到十分钟左右,保证客人进来一坐下点了单,后厨下个锅调个味就能出菜。
等到下午饭点快结束的时候,再根据客人的多少和剩下多少备菜决定要不要接着准备菜。
这样决定之后,小同喜楼直接复制了同喜楼的成功,口碑一下就打了出去,饭菜味道好,分量足,价格合适,上菜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