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页(1 / 4)

如果墓穴只有龙虎两种图像,难以证实它们一定代表星象,而有了北斗就不一样。

古时把星空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宫。北斗居中,而四方四宫管辖二十八星宿。因此有了北斗,墓穴布局才能被证实为星象图。

要证明存在北斗星象,仅有蚌壳堆成的向北的三角形还不够。

蚌壳三角形是斗魁,东侧横着的两根腿骨是斗杓,缺一不可。

可能会有人好奇,为什么斗杓必须是人骨,不能是蚌壳吗?

这点专家给出了解释。

《周髀算经》,目前已知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其中提到了一段话。“髀者,股也……髀者,表也。”

髀的本意是大腿骨,而古人在观察影子时在地面垂直竖立的杆子被叫做表,它也被叫做髀。

有理由推测,最初的测量杆子就是使用了人骨。人骨测影是在观察天象,将人骨用作北斗斗柄,更表达了一种祭祀的含义。2

遗憾是墓穴被损毁了部分,也亏得考古队简报中留有人骨图样,这才能进一步确定古老天象图的假说成立。

它为“四象二十八宿”起源中国一说提供了强有力的实物支撑,也让中国可考的天文历史提前到了公元前四千五百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