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段记载看来,表面上是淳于越做人没情商引发烧书,实则是一场注定会引燃的思想斗争。
始皇二十八年,嬴政去泰山封禅。
当时召集七十多位儒生们,让他们建议该用什么样的封禅礼。儒生们给出了一些想法,但意见不统一。
嬴政认为这些意见不具备实用性,把儒生们都给贬退了,这些人没有参与到封禅仪式中。
对此,儒生们怎么可能没有抱怨。
封禅日下起了雨,嬴政上山时不得不去树下避雨。这一条被儒生利用起来讥笑始皇帝。
讥笑什么呢?
秦朝时期,人们习惯性赋予天象以不同的吉凶含义。封禅肯定是晴天万里才好,而上山遭遇风雨被认为是上天看不惯嬴政,在阻挠他顺利封禅。
始皇二十八年,儒生讥讽嬴政封禅不顺利。
始皇三十四年,淳于越还敢在宴会上直说分封制。
嬴政不是没有任用儒生,但始终没能将他们收归己用,因为秦朝坚持用法家的理念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