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3页(3 / 4)

朱元璋一点也不意外活字印刷术因此被冷遇。

就听水镜播放:

【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在宋朝却没有得到重视,雕版印刷仍旧统治印刷界。

沈括在《梦溪笔谈》写出原因,“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活字印刷术胜在灵活,但它在诞生后的几百年间,很多时候没有对应需求。大多刊印物的内容更新速度缓慢,不似现代每天有新的海量资讯充斥媒体。

当时的读书人更追求印刷品的艺术美观性,自然而然不可能舍雕版而用活字。

那么有没有例外情况出现呢?

有。

元朝疆域辽阔,多语言体系并行。

对于更新频次高的官方文书,需要能灵活排列组合成文的活字印刷术,那比雕版便捷得多。

明清两朝,邸报发行量增加。与传统的经书不同,邸报每期内容不同,而且每一期更新间隔日期较短。这就要用活字印刷能更降低成本。

与邸报相似的印刷品还有通俗话本。这类小说在长久收藏的价值上降低,但因易读性与娱乐性,它的受众面变得更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