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楼梦》最后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
《红楼梦》最后到底要表达有以下几点:
1、正统、反科举,不走仕途。《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年龄不大,说话疯疯颠颠,什么也不干,与姐姐妹妹们混一辈子。平时不肯读书,不屑仕途。薛宝钗劝他读书取功名,他让薛宝钗出去,弄得薛宝钗下不了台。他反对读那些经典,认为程朱理学是朱熹、程氏兄弟杜撰的。《红楼梦》里面渗透了这种思想,对抗统治阶级、对抗正统,不走祖辈、父辈给他安排的仕途,宣传自由人生的道路。他不做官的思想与嵇康、阮籍、陶渊明有所不同,有一种反抗精神,这对清代的知识份子是一种诱导。
2、宣传自由恋爱、婚姻自由。《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并不是一见倾心的,只是一开始有好感罢了。在长时间的相处中,俩人也吵架,再加上薛宝钗从中搅和,以及史湘云、袭人的掺和,贾宝玉、林黛玉从长期相处中相互了解,形成了恋爱关系。贾宝玉的选择不是轻而易举的,他选择的标准是俩人思想一致,情意相投,带有一种叛逆思想,这对封建时代门当户对的择婚标准是一种挑战。前八十回是曹雪芹的亲笔,恋爱自由、婚姻自由,带有现代人的思想,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
3、反对男尊女卑,封建社会是重男轻女的。他说:女人好,男人不好。主张女尊男卑,这是对当时礼教正统的反叛,对男权社会的抨击和挑战,也是对封建社会的控诉。它包含着男女平等思想。
4、平等友爱思想。《红楼梦》中丫鬟们说宝二爷没上没下,高兴时与丫鬟(huán)、仆人们一起玩儿,有时还向我们赔不是。宝二爷不把丫鬟(huán)当奴婢看待,并说人都是平等的。封建大家庭中的奴婢是奴隶制度的残余,《红楼梦》是批判的。这种平等友爱的思想,当时是不允许的。
5、曹雪芹写道:何处有相求。也就是何处有干净的理想地方。提出理想社会,走自由人生的道路。人们平等友爱,尊重妇女,这是未来世界才能实现的。他是超前的思想家,把希望寄于未来社会,把批判给了当时的社会。《红楼梦》里处处都有这种思想的反映,内涵很深刻。
2、小说红高粱的结局
最后俊杰、九儿带着重伤的占鳌和剩下的兄弟在高粱地里穿梭,九儿为了救下他们,引开鬼子,最后于鬼子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