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条路如果真的有那么好走,彭炳也不会直接把这条路的核心理念以及前面的三百六十五穴窍的定位、开辟之法公布出来了。
公子籍认真的点了点头:“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不过我就是想试试。这条路确实很难走,可是,在我看来,如果能走得通,真的能开辟一元诸窍,那么未来成为大真人可谓是指日可待,即使是更进一步,成为太公望那样的圣人,也不是没有可能。”
所谓的圣人,指的是体察天心,顺天应人,一举一动都顺天而行之人。
最初之时,圣人并没有代指某个修行境界。
那个时候,将走上圣人之路的人称之为贤人。
贤人、大贤、圣贤、圣人,便是体察天心,顺天应人的四个阶段。
据说,只要能体察天心,顺天应人,就能不断的获得机缘,获得天地的反馈。
据说,每一个地区,都有其文明意志存在。
据说,每一个文明,都有其文明意志存在。
据说,天地之间真的有天道存在。虽然昊天意志什么都不管,但是整个世界,未来的发展却在冥冥之中存在所谓的天道大势。
只要顺着天道大势,就能获取天命眷顾。
据说,当年的文王就达到了圣人境界。
到了圣人的地步,一念之间便可体察天心,知道过去未来。
过去的知识,只要没有被强人刻意遮掩,圣人便可一念之间得知过去发生的事情。
至于未来,圣人虽然没法知晓无穷未来,但是圣人却可以知道可能性最大的那一条未来。
未来是无穷的,别说是圣人,就连天地本身都无法穷尽一切可能性。但圣人却可以观察到可能性最大的那条路,然后选择这条路去走。
从某种意义上讲,圣人可以一定程度上的干涉未来、选择未来。
所以,哪怕圣人年轻的时候实力不强,刚成圣人之时实力不强,可只要圣人境界还在,就能一念之间,观看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比如,上古年间,某位大能讲道,圣人就能竖起一双耳朵仔细听。
又比如,上古年间,某地有一个机缘,那里藏着一葫芦的宝药,圣人就可以前去挖宝。
又比如,某地有一株先天灵根的果实,再过多少年就会出世,圣人也可以提前跑到那里,找到这颗果实,自己给截胡了。
这就是圣人!
时间拉长,每一位圣人只要不半途夭折,最终都能成长到文王、武王、太公望的地步。
文王被尊称为文圣人,太公望被尊称为武圣人,这都是成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