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的匪气就如曾经的山贼们一样,正在渐渐褪去,慢慢被同化。
而征募来的大族荫户子弟,则同化的还要更快一些。
他们身上没有散漫的匪气,“良家子”群体本就是华夏文明的基石。
乱世举起刀枪为国征战,治世扛起锄头为国纳粮。
所求不过温饱,与未来的希望。
新兵们信仰的形成尚还需要时间,但也同样感激太子刘禅给全家生活带来的变化,如老兵们当初一般。
第一阶段已经完成,下一步,照例就该进行赤星军的传统项目——“武装拉练”了。
至于此次的目的地选在哪,刘禅也有自己的想法。
此番战后,刘禅的赤星军原本有49骑,又自南中购得20匹马,他就有了想正式组一支骑兵小队的想法。
死皮赖脸之下,硬是从老刘那又磨了些战马回来,凑出了个百骑小队。
手上的牌越多,能组合出的牌型就越多,越有可能在战场上克制敌方的弱点。
比如发展畸形、军队偏科严重的江东,就很难打上北方去。
……
“你该不会是想偷偷自汉中出兵,打上北方去吧?”
王府中,老刘盯着儿子,眼里带着浓浓的质疑。
刘禅哭笑不得:“之前我可是坚决反对今年北伐的,理由你不是都听见了吗?”
“那你为何忽然要领兵护送那些落选的荫户家庭去汉中?路途皆是我益州境内,何须伱大张旗鼓率赤星军护送?”
上次刘禅说要负责押运降卒,结果直接参与了荆州之战的事儿可还近在眼前呢。
“理由不是都和你说过了吗?”刘禅无奈道,“赤星军新兵需要真正翻山涉水去行军,将训练的东西变成习惯。而且我想去汉中也是为了找马将军指点一下骑兵训练和指挥的心得。”
左将军马超,此时正领兵镇守阳平关,把守老刘的北大门。
以马超之勇武战绩,身在阳平关可以对北方形成威慑,同时马超在关陇地区以及羌氐族人中的声望,倘若以后成功打出去,还可用其收当地民心。
可谓意义重大。
但这却让一直想给麾下骑兵找个专业人士指点的刘禅,始终没得到机会。
当然以前马也太少,连百骑都凑不出,估计也训不出啥名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