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郡土地沃美,宜种五谷、养蚕桑;越嶲郡平原较多,广布稻田。”说完之后赵管事也感慨道,“世人常道南中蛮荒之地多瘴气毒物,贫瘠不堪。
“然其地毒瘴蛇虫虽有,但要说贫瘠,却不似想象中那般。属下都怀疑这些流言是为了让咱们别打他们主意,而故意流传出来的了。”
刘禅笑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嘛。如此甚好,孤还以为拿下南中之后要支援粮食,以保证金银战马等物资供应。如今看来,其地粮食不仅能够自给自足,稍加开发亦可交粮纳税。”
随后刘禅又满意的查看此次商队带回的路线地形图,准备与上次的图拼在一起,回头一并交与老刘修正现有的南中地图。
赵管事又道:“太子命我等寻找地生‘棉花’,始终无有进展,此次终于发现此绒桃挂树,颇似太子所说的棉花,请太子过目。”
刘禅眼看着赵管事从袖子中掏出了一朵白色毛绒绒的物什,急忙接过一看,这可不就是棉花么?
此前赵管事自南中带回来的那块五色斑布,刘禅就怀疑是用棉花做的。
然而提及棉花却无人知晓,向赵管事描述命商队寻找,也依然无果,他原本都不抱希望了,没想到还是找到了。
“正是此物!”
赵管事没想到太子要的真是这个,疑惑道:“可此物结于树上,当地人称其为古贝木,并非太子所说长在地里的低矮棉花……”
“……呃,许是孤记错了吧。”
虽然刘禅农事天赋也日渐升高,但不知道的东西也不会无中生有。
他前世只见过低矮的棉花田地,却不知此种棉花并非华夏原产,乃是舶来品,此时尚无。
但华夏也并非没有棉花,而是生在南方,名唤古贝木。
“如此一来,又为我军北伐,万民生计添一大助力!”
南中如能在此树生长之地大量栽种,北伐军士兵遇到苦寒气候便能保障战力了。
等种植量够了再普及到民间,冬天冻死的人也能少一些。
毕竟刘禅再有钱,也不可能给北伐士兵人手发一件“貂儿”啊。
冬天他可以穿锦衣、裹皮裘、套大氅、住暖房,但大量的百姓,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百姓却做不到。
成都的生活水平可无法代表全境,刘禅对此还是有清醒认识的。
比如东三郡的百姓,以前的生活水平就没比山贼强多少。
但在南中大量栽种棉花,便能解决冬季保暖问题!
还能降低婴幼儿在冬天的夭亡率,提高人口增速,可谓一举多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