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刘禅便要准备陌刀的最正确打开方式了——近战弓兵。
没错,就是这个听起来反逻辑、反常识的近战弓兵。
这个被广泛流传于后世网络中的梗,其实并不单单只是一个梗而已。
当刘禅集齐了陌刀、治军天赋世间罕有、计略天赋异禀、再加上诸葛亮的兵法教育之后,曾经大二那年的暑假在图书馆中扫过几眼的《大唐卫公李靖兵法》,也渐渐在脑海中清晰了起来。
但他当时看的并不仔细,自然也无法回忆起完整版本。
不过能想起的只言片语,断句残章,却已经将陌刀兵真正的样子摆在了刘禅面前。
史上最强的近战弓弩兵,其实便是大名鼎鼎的陌刀兵。
陌刀并非不能单独使用,历史上单纯装备陌刀的陌刀队也不少见。
但只有装备了弓弩的陌刀兵,或者说装备了陌刀的弓弩兵,才能使其在面对骑兵冲锋的时候发挥出最大威力。
很快,军中专精弓弩的士兵便被集结了起来,赤星军依照刘禅的设想,先从“多能”开始建立,上次改编又着重了“一专”的训练。
而这次装备的更新,便要将这种一专多能的优势,发挥出最大效果!
这也是刘禅先前之所以坚持全面训练方法的根本原因——他是在有计划的让这支军队逐渐进化。
单一训练虽然速成,却永远完不成这种进化。
倘若弓弩手没经历过先前的兵器训练、战阵训练、体能和力量训练,便无法最终转职成真正的陌刀兵。
接下来,刘禅对这些士兵进行了初步筛选,筛选的方法也很简单——连续挥舞陌刀的时间长者为优。
事实上也就是力量和耐力的综合筛选,前五十名,便是理想的陌刀队人选。
弓弩手的力量并不差,其实将领们之所以不愿让弓兵去肉搏,不是他们没这个能力,而是因为心疼。
弓兵的培养成本与周期,可比普通步兵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