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离经本人:“......是吗。”她都死了这么多年,这群人还是喜欢时不时拉她这个死人出来遛一遛,说她没有教养就算了,说她恶毒不行。
院门不远处来了几个侍女,徐莹然立刻安静下来,心虚的看着她们。
为止书院戒令,君子不可背后议人长短,女子多舌同样视为不道德之事,都要抄德经。
对于每日里无聊了只能绣绣花看看书的小姐们来说,这种戒令简直是不可理喻,被逮住还要向被议论者当场道歉,无异于让人游街示众午门斩首。
在闻人府一言一行都要注意,永远不知道那些个夫子和侍女什么时候冒出来记上一笔。
每半月会挂一次受训最多的学生姓名,并给他父母寄上一封信。每月十人,一挂就是半个月,稍微要点脸都不愿意上榜的。
打头的侍女向她们微微盈身,说道:“午膳时间,请二位小姐回房。”身后的侍女托着些吃食从她们身旁过去,走进了最中间的屋子。
徐莹然微微一黠,对沈离经眨眨眼:“琬妍姐姐,你可得多吃些,看你身子不太好,定是每日饭也不好好吃的,闻人府的厨子可是顶好的。”
沈离经心道:这我当然知道,当初要不是闻人府的厨子做菜好吃,我当天就跳墙跑了。
“你的发髻是何时拆的,看着倒也挺好看。”
沈离经想起闻人宴随手给她挽的髻,编个话搪塞徐莹然:“刚才走得急发髻乱了,我兄长帮我又挽了一个。”
“我还没问呢,你抱着一件衣裳作甚,看着倒像是个男子外袍?”徐莹然心中疑惑,伸手要去碰。
她不动声色的转了个身回屋:“刚才去见我兄长,他见我穿得单薄,就把外衣脱下来让我披上了。”
徐莹然并未多想,只是嘀咕一声:“没想到那个崔郎君也会学丞相穿白衣。”她一直觉得除了丞相,没人能把白衣穿出风韵来,别人再怎么学也像是披麻戴孝。
沈离经把衣袍随手一丢,挂在了床边的软塌上。
即便是脱下闻人宴的衣袍,身上还是有一股若有若无的冷梅香气,和满院梅香又不大相同,也不知是不是用了什么香料。未作多想,换了身衣物后便出了门。
刚才来布菜的侍女中打头的那个仍未离去,似乎在等着她出来。“崔姑娘,二公子吩咐我看着你喝了药再走。”
刚才没注意,此刻再看,她手中的托盘上竟还放着一小碗黑黢黢的药,旁边贴心的放了一小碟蜜饯。
沈离经眉头紧皱:“剩余的呢?”
“二公子说每日会让人送来,姑娘不必多虑。”
“那便替我谢过丞相。”她端起碗屏住呼吸,脸上的表情悲壮得仿佛壮士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