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赵小诗给谭俊打了个电话。打电话也不知道聊啥,两人有的没的聊了几句,谭俊最后问:“你什么时候回江城?”
“我还不知道。那个绘画展览还有几天才开始,我想看看我的画。”赵小诗望着清城天上的尾迹云,静静地说,“至少看完画展吧。”
“嗯嗯。”停顿了片刻,谭俊轻声道:“那我在凤凰巷等你。”
一周后,赵小诗飞回了江城。
这个暑假,谭俊妈妈和谭俊外婆去了乡下,所以,整个暑假谭俊都要一个人住。
于是乎,赵小诗每天早起都会跑到隔壁去找谭俊。
早上吃了早餐,两人会互相背古诗或者英语单词,上午会安静地写暑假作业,中午谭俊下厨,赵小诗偶尔帮着打下手。两个人就像是在“同居生活”一样。隔一两天他们会出门一趟,去买食材。有段时间,赵小诗想要减肥,每到傍晚,谭俊就带着她去跑步,跑完回来,天色擦黑,两人会买根冰棍儿,慢悠悠地吃着冰棍儿,散步回来。一些晚上,他俩会找一些经典的影片来看。周末了,有人叫谭俊去打篮球的话,赵小诗也会跟着去,要么在一旁看着,要么找郑若若出来,两人切磋羽毛球……
赵小诗在学习和生活中,越来越自律。虽然在学习方面,她一开始也会因为学习久了而心生懒惰,有时候因为蝉鸣、狗叫,或者巷子里有人吵架想去看热闹而根本无法专注课本,有时候一看到数学题就头疼……但毕竟谭俊会宠爱不会溺爱。
谭俊会想着法子用奖励制度“诱哄”着她,一天天下来,她发现自己也能够平静,也能够专心,也可以沉下心来认认真真地学习,甚至一整天都不会累,毕竟最后的奖励是她最喜欢的冰西瓜。
多年后,有人问道:为什么会怀念那个夏天呢?
赵小诗回答:因为酷夏的西瓜和云,仲夏夜的月亮和你。
那个暑假是赵小诗青春岁月里,最快乐最充实最自律也最难忘的一个暑假。凤凰巷的蝉鸣仿佛喧闹了一整个夏天。而少女的心动就在夏夜的蝉鸣声中,悄悄发了芽。
到了八月中旬,两人就提前完成了他们的暑假学习计划,终于,谭俊允许她放松一次。本来谭俊想带着她去游乐场好好疯玩一天的,奈何骄阳似火,赵小诗不愿大白天的出门,想来想去,他们决定叫上郑若若她们一起小聚。
地点就在谭俊家。叫了郑若若、李敬予、孟云知还有苏冉,韩书睿不在江城,就没喊他。
在谭俊家前院做烧烤时,女生们负责清洗食材,两个男生负责穿串儿。郑若若说李敬予特别会烤,后面就由李敬予做“主烤人”。
一切准备就绪,正准备开烤时,他们才发现,他们没有刷子。
“我去买吧。”赵小诗主动举手,“我知道在哪里可以买到。”
谭俊穿完最后一串牛肉串,洗了洗手,也跟着说:“我和赵小诗一块儿,顺便买点火腿和大米回来。”
“买大米干什么?”苏冉一下子疑惑道。
“明天要煮饭啊。”赵小诗解释,“昨天晚上他家大米就见底了。”
“他家大米……你怎么知道?”苏冉又问。
这时,郑若若拉了拉苏冉的手,笑说:“人家两人天天一起生活,你说呢?”
苏冉瞬间明了,长哦了一声。
换做平常,郑若若这样的语气调侃两人,赵小诗肯定是要捂嘴或者“踢人”的,但这次只是指了指长哦的几人,便和谭俊出门了。
出了巷口,左转一百米,有家小超市,赵小诗拿了两个小刷子还拿了两袋火腿肠,谭俊则提了一袋老冰棍儿还搬了一袋大米。
结账时,常见的那个店员小哥蔡杰不在,帮忙收钱的是他的奶奶,赵小诗习惯喊她蔡奶奶。
赵小诗和谭俊的前面,一个中年男子正在结账,他买了两包烟,递给蔡奶奶一张一百元,蔡奶奶拿着钞票看了又看,男子似乎有点等不及,将嘴里的烟猛吸两口扔去街上,一脸不悦道:“老人家,你搞快点,找个钱磨磨唧唧的,找我五十块钱,我还有事。”
蔡奶奶一只手有点抖,拿着纸币又瞧了几眼,男子又催促了一遍,她才打开抽屉,准备找零钱。
“我这老人家也认不出来个真假。”蔡奶奶说着。
“蔡阿姨,你这儿有验钞机的嘛。”赵小诗指了指说。
蔡奶奶说:“我没怎么收过钱,不太会用。”说着对着超市里面喊了一声蔡杰的名字。
“蔡阿姨,我帮你看看。”
赵小诗是个热心肠,主动拿起钞票,准备往验钞机里放。
这时,中年男子脸色微变,突然伸手抢过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