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
可以拍着胸脯,毫不愧疚的说,自己算得上是华夏有史以来,唯一真正为底层百姓考虑、为底层百姓说话、对他们好的皇帝。
这样丰功伟绩的一生,朱元璋已经没什么遗憾了。
「尔等都下去吧,阿标留下。」
感叹了一阵之后,朱元璋摆了摆手,让殿内的众人都下去,他有悄悄话要对阿标说。
「臣等遵旨。」
众人不敢有异议,齐齐退下。
大殿内,就只有朱元璋和太子朱标两人,连侍候的太监、宫女都退了下去。
朱元璋站起身,精神奕奕的来到御书房,打开了一个机关,从中取出一本书,递给了朱标。
「这本书,唯有我朱家皇帝才能看,哪怕是太子都不能看。」
朱元璋的神情很是严肃,对朱标说道:「你日后临终之时,一定要传给下一任皇帝,再让下任皇帝传给下下任,代代相传。」
「是,父皇!」
朱标应了一声后,将目光看向书封,上面赫然写着《明史》二字。
「啊这....」
朱标心中一惊,不由得抬头看向老朱,目露疑惑之色。
要知道,只有一个王朝覆灭之后,后代的王朝才会给它修史,比如元朝修宋史、明朝修元史这样。
哪有朝代刚开始就有了史书的,从来没有过。
正因如此,朱标才会如此疑惑。
「标儿,你可还记得洪武元年,咱刚刚举行登基典礼之时?」
带着朱标回到寝宫之后,朱元璋问道。
「父皇说的是我人族圣父?难道这是圣父当年留下的明史?」
朱标闻言,不由得回想起了四十八年前的往事,心下一跳,惊呼一声。
「不错,当年圣父离开之前,给咱留了一部《华夏五千年史》,咱摘除了咱大明前面的史,将其放在咱大明的藏书馆,想必你也曾经看到过。」
重新坐回龙床之上,朱元璋缓缓说道:「至于咱洪武朝之后的记载,咱另外藏了起来,除了你母后,谁也没告诉。」
「原来如此。」
朱标这才恍然大悟,翻开手中的明史,看了过去。
但第一页书目记载,就让他傻眼了。
第一卷为本纪,分别是:太祖卷、恭闵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前纪、景帝、英宗后纪、宪宗、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熹宗、烈帝
洪武十五年五月,皇嫡长孙雄英薨,谥曰怀。
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薨,谥孝慈皇后。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薨,谥懿文太子。
洪武三十一年,太祖驾崩,谥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同年五月,皇太孙朱允炆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建文。
建文帝继位后,力行削藩政策,以罪相继废黜周王、代王、齐王、岷王,湘王***而死。
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朱棣借机起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役;
建文四年六月,燕王朱棣攻入应天府,建文帝火烧皇宫,下落不明。
此后,燕王朱棣于应天即皇帝位,改元洪武三十五年,次年为永乐元年,是为成祖。
「这....这....」
粗略扫过一眼,朱标被明史中记载的内容所震惊,连话也说不出来了。
「这上面记载的内容,是咱遇到圣父之前所发生的未来历史。」
看到阿标被吓傻了,朱元璋昂首说道:「但经过咱这么多年的努力,已经改变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