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大嫂来到北院正屋,说着前院柴大公子安排的事情。
送走女儿的庐陵王夫妇,正望着前院方向呆坐发愣,见柴大嫂笑面走来,庐陵王夫妇俩也陪着笑一起道了谢,连连说辛苦他们了。
柴大嫂笑道,“又不是力气话,不辛苦不辛苦。”又说,“亲戚嘛,帮点忙不算什么。”
柴大嫂是做生意的妇人,会说话,她东说说,西说说,天南海北说些趣事,让庐陵王夫妇没时间想女儿。
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吃晚饭时间了。
虽然女儿嫁了,儿子们送嫁去了,家里一下子离开六个人冷清得很,但因为有柴大公子柴大嫂两口子在,有刘老大两口子在,还有一些帮忙的人在,吃饭倒也不显冷清。
.
李玉竹坐进穆元修带来的喜轿,在喜乐声中,被人簇拥着来到穆元修的木屋前。
不知谁放了一挂爆竹,噼里啪啦一阵乱响。跟来看热闹的村里孩子们,嘻嘻哈哈地笑着。
李兴安提着一个装喜糖的篮子,见人就发糖果。
篱笆院门那里,挂着一对写着双喜字的大红灯笼。
一条红毯,从院子门口一直铺到正屋中。
房子的木墙壁前不久重新刷了清漆,木屋顶也重新换过。
院子的旧篱笆全拔了,插的全是新竹子,院外延伸到山下的路,铺上了石块。
屋里,也是崭新一片。
桌椅全是新的,卧房的床和柜子也全是新的。
房里挂着喜气的红绸,床上是喜被喜枕。
两个能说会道的喜娘唱了喜,穆元修挑了轿帘,扶出了李玉竹。
穆元修没有长辈,他请了里正两口子给他们主持婚事。
里正和里正娘子,穿着一新,站在正屋门口笑着相迎。他们也提着一个篮子,见人就发糖和花生。
穆元修牵着李玉竹的手,跨过火盆,走进了正屋。
李兴安和李立行,也跟着走来了。
小娃子们和跟着来看热闹村人们,笑呵呵全挤进了屋。
都是认得的人,大家说说笑笑着恭贺两位新人。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
高堂没有,只有穆爷爷的香案。
两个新人对着香案拜了。
三是夫妻对拜,在娃子们嘻嘻哈哈的起哄笑声中,两人头撞头地拜了。
按说,接下来是送进洞房。
有李兴安在,他改了规矩。
让穆元修这会儿就拿秤杆给李玉竹挑了盖头。
两位新人坐在正屋里上首,接受着大家的恭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