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柴娥英的预产期就在这半月左右了,李玉竹现在不敢离村,要买什么东西,都是写好了清单叫穆元修去买。/p
再便是送做好的药丸给李兴安。/p
她将装药丸的小瓶子,小瓷盒,齐齐整整放在一个小藤条箱子里。/p
这些都是普通的养颜丸,健脾丸,还有一些助消化的药丸,以及一些女子吃的补血补气丸。/p
每个药瓶的上面,贴着药品的名字,还有使用方法和数量。/p
养颜丸可以常年吃。/p
其他的药丸则看疗程。一个疗程三瓶药丸。/p
价钱也公道,一瓶药丸在五十文到八十文之间。/p
这些药丸都跟养生有关,在乡下卖不动,在城里卖得相当的好。/p
穆元修看了眼药丸,又看她要购买物品的清单,指着其中一条说道,“四尺纯色细布,玉竹,这么点布,能做什么?”/p
李玉竹,“……”她能说,是她长个子胸围变大了,以前的亵衣都变小了勒得她发慌,她要做新的吗?/p
她能厚着脸皮叫穆元修做外裳,做中衣也接受,但做这种小衣,她能拉下脸,估计穆元修也不好意思做。/p
“啊,是我娘委托我买的,我哪晓得她要做什么?你买了来就是。”李玉竹瞎编了个借口。/p
穆元修见她眼神乱闪,只笑了笑,没再问她,将清单揣兜里去了,“好,我会全买回来。”/p
两人一起下了山。/p
到了李家,李玉竹去南院看柴娥英。/p
穆元修从马厩牵出他的骡子来套车架。/p…
得知他要去县城,贵伯从库房提了两个篮子出来,“元修,这是大郎和二郎今早挖的春笋,可鲜了,你拿去给天朗爹娘一篮,再给三郎一篮。”/p
正月末的天气,正是吃笋的季节。/p
穆元修看着两篮子笋,上头的泥土还带着湿气。/p
他笑着道,“这个好,我回来时也挖些来。”/p
到下午过半的时候,穆元修赶到了柴大公子和李兴安他们的铺子前。/p
他先去了柴娥英大哥的铺子,将一篮子春笋给了柴大嫂。/p
柴大嫂看着十来个大竹笋,笑着道,“正好,我这儿还有几斤熏肉,晚饭就做熏肉炒春笋,元修一会儿来吃饭啊。”/p
穆元修微微一笑,“好说好说,我先去三哥铺子去看看。”/p
他拎着另一个篮子去了李兴安的铺子里。/p
李兴安正看柳岩柏算帐,见他走来,嘿嘿笑了声,“我看看又给我带什么吃的来?”/p
李家人中,李兴盛前些日子陪李玉恩去府城了,李兴茂要时刻看护柴娥英,出府采买物品,办事传话的差事,就落到了穆元修的头上。/p
他时而去乡里集市上,时而来县城来,每次来,都是从家里拿些土特产。/p
不是山上的野味,就是村里人送的果子土特产等。/p
离开村子住到城里了,李兴安反而不适应了,他总是回味姜嬷嬷做的饭菜,回味山里的野味。/p
“一些春笋,大哥和二哥挖的。给了一篮子柴大嫂,这一篮子是给你的。”穆元修笑道。/p
李兴安高兴得直搓手,“太好了,春笋,这可是山珍!我那后厨里还挂着一块腌野猪肉,一会儿炒着吃,小成子!”/p
李兴安做饭的本事是末流,柳岩柏只有一只胳膊能使力,好在三人中的小成子是个能干的孩子,洗衣做饭扫地,样样在行。/p
小成子在后院,应了一声欢快地跑来,“李三哥,什么事啊?”/p
“好事好事,拿着,将这个剥了,晚饭烧春笋炒野猪肉。”李兴安将篮子递过去。/p
小成子乐呵呵地接在手里,“是元修送来的吧?元修一来就有好东西送来。”/p
“瞧把你美的,快去!”李兴安笑着拍拍他的肩头。/p
穆元修又走回骡子车那里,将李玉竹的药丸箱子搬下来。/p
李兴安接了过来,“是三妹的药丸吧?这次可不少呢。”/p
穆元修和李兴安一起,将药丸小瓶子摆上李玉竹安在这里的专门货架上。/p
两人正忙着时,有人走进了铺子里。/p
“你们李三郎在吗?”有年轻男子傲慢的声音说道。/p
柳岩柏放下手里的笔,走了过去,“在的,您请进,我这便去喊他来。”/p
穆元修听出了声音,往那边看去,原来是罗子坤来了。/p
来的不只他一人,还有七八个和他年纪差不多的男子,看那些人的打扮,应该都是书生。/p
《锦绣医女:带着王府全家去种田》/p
喜欢锦绣医女:带着王府全家去种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