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明末草头王> 第三百八十五章 拉拢与分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八十五章 拉拢与分化(2 / 3)

嗯,刘易是奔着一次录取大几千去的。

反正要按照新政来讲,以后是要把政权深入到乡村里去的,所需要的官员缺口大了去了。

二是降低新科进士品级,不说像后世公务员考试那样,通过了也只是最低级别的科员。

最起码也要给他们干到bā • jiǔ品的左杂官去!

一个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读书人,一朝中举就让他担任一地主官?

他能做好才怪?!

害人害己那是正常的!

朱元璋为了防止那些天子门生,新科进士不懂做官,还搞了一本明朝般的知县到任须知。

可结果呢?

那些新科进士们到了地方,如果师爷得力还好说,如果不得力,还不是得被那些吏员们给耍的团团转吗?

在昭武军这里,想一过科举就当主官?

做梦去吧!

没经验的话,先在地方左杂官的位置上熬几年,涨涨经验再说。

尽可能的保证,宰相起于州务,猛将起于行伍。

要让官员有地方足够的施政经验,才能升到高位去。

否则的话,官员们一点实务不懂,按照想当然来做事,受苦只会是国家和人民。

然后最重要的,就是让举人秀才考中了也能直接做官。

反正很多时候,处理地方事务其实只要能写会算就行,并不需要什么学富五车的当世大儒。

甚至是一些积年老吏处理起地方事务来,要比一个新科状元厉害的多。

现在昭武军需要的是大量的官员,去填补地方的空缺,而不是一群道德文章做的贼六的进士老爷。

其实也是为了分裂天下的读书人,为新政推行天下做准备。

刘易若想要将新政推行天下,将会极大的危害到地主阶级的利益。

而那些地主的利益代表是什么人?

是读书人!

而读书人,也不是谁都有资格做大地主的。

有资格做大地主的只有那些进士老爷们!

范进中举的故事看似闹剧,但其蕴含的深意却是发人深省的。

一个举人都有如此高的社会地位,更别说进士那一级别了!

每个大地主背后,都是最起码站着一名进士老爷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