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新朝给了这些人一个当官的机会,虽然起步低了点,但上升通道却也是被打通了,他们还能有什么不满意的!
这些获得做官机会的秀才和举人,对大汉新朝是一百个拥戴。
这些人的人心归附,也是大汉能够迅速扎根整个北方的重要原因之一!
甚至可以说,除了刘易手头的数十万强兵,以及分田分地三年不征的政策之外,这就是最重要的原因了。
就是这些人,将大汉政权的爪牙深入了乡村。
不是没有人发觉大汉新朝的政策,对乡村宗族权力的打压。
但是刘易手上握着刀把子,随时能够掀桌子。
并且刘易在实行新政的同时,还进行了科举改制。
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在损害他们利益的同时,也给出了做官的诱惑。
对此,这些人做出了十分明智的决定。
胳膊拧不过大腿!
嗯,他们觉得自己的脖子应该没有刘易手上的刀子硬。
……
但是吧,即便是秀才举人就能做官,但除非是那种才能实在有限,觉得自己再考举人进士无望。
或者是家里实在是穷的揭不开锅了,着急需要这么一笔俸禄来养家糊口的。
大多数的秀才,还是都想要考一考举人,举人还是想要考一考进士的。
过了自然最好,过不了也没什么损失,大不了继续回去踏踏实实从基层做起就是了。
所以,这次秋闱,太原城究竟会汇聚多少士子,呵呵,估计真的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并且,刘易盘算着,这次科举,他最起码要录取几百人。
嗯一方面是为了压低进士的含金量,继续降低新科进士的做官品级。
二则是为了拉拢人心!
他要将更多的人拉到大汉的战车上来。
虽然刘易很看不起这些地主士绅,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时代,地主士绅阶级才是正在的统治阶级。
而皇帝,只是他们推选出来的,一个兵强马壮的代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