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辽州城万人空巷。
热闹程度堪比上元节那天。
但装扮的规模程度却比上元节那天低好几个等级。
只有一条二三十米长的红地毯穿过正城门,以及城墙上挂着的红布欢迎语。
不过整个辽州百姓却没有觉得有什么问题,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等人迎接的裴相不喜欢铺张浪费。
城中的世家望族也已经到来,河东三族都来了很多人,裴永翰,柳永寿,薛文博等等都在现场。
巳时,河东道的刺史和都督全部出现在正城门等候。
方源作为东道主,很早就到来迎接在场的这些刺史和都督。
面对方源的迎接,有人热情,有人平淡,但没有人表达出敌意。
能坐上刺史之位,背后虽有家族帮助,但本身也有超越常人的能力和城府,不会轻易表现出不满。
“方刺史,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代州都督张公瑾。”
李勣走来。
旁边还有个差不多年龄的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右额头有个小刀疤,一直延伸到眼睛的位置,将右眉毛分开。
“见过张都督!”
方源心中一惊,当即行礼。
这位张公瑾方源不会陌生,未来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不过现在的地位还没有李勣厉害,李勣已经是国公,他还是郡公。
“见过方刺史。”
张公瑾也连忙还礼。
从官职上比,他比方源还要高。
但是李勣很看好方源,亲自带他过来认识。
故而看在李勣的面子上,他得表现得要好一点。
“早听闻张都督的大名,今日一见就知道名不虚传。”
方源笑了笑,送上彩虹屁。
一位未来能上凌烟阁的大人物,多捧几下完全没问题。
想要路好走,还得朝中有人。
“方刺史说笑了,我那都是虚名。”
张公瑾明显笑容热情了不少。
与方源以及李勣有说有笑,气氛不错。
有人一直注意着方源这里,见到这里笑声朗朗,皆是诧异。
要知道,河东道只有两个都督,两个都督都和方源相谈甚欢,令人诧异。
时间缓缓流逝,眨眼间就过去半个时辰,众人等都也有些累了。
就在这个时候,远处有匹快马赶回来,正是报信的郑九。
“州尊,裴相队伍来了,就只有几里地了。”
郑九下马禀报。
众人一听,顿时又热情了,气氛变得高涨。
“排队!”
“准备敲锣打鼓!”
方源一声大喝。
迎接的礼仪队伍就做好准备。
在场的刺史以及都督也相继开始排队。
方源作为东道主,虽然是下州刺史,但得排在最前面。
然后是李勣和张公瑾两人,共三人为第一列,接着下面是上州刺史,中州刺史,下州刺史。
共二十人,队伍排得整整齐齐的。
刺史的后面是辽州的官员和辽州世家。
现场的百姓也变得严肃,纷纷看向远方。
终于,人们看到了队伍,是一条长长的队伍。
远远看过去,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接新娘的回来了。
对此,方源和李勣以及张公瑾都相视一眼,但不说话。
很快,队伍来到面前,人们看到护送的队伍有上千人。
看护送队的状态,感觉像是军队,这更让在场的人震惊,暗叹裴寂的权威。
很快,队伍骑马走出一个女子,她美貌倾城,像红火的太阳,一出场就吸引全场人的注意
“本宫襄城公主,奉陛下之命护送裴相到辽州!”
女子朗声道。
娇美的声音传遍全场。
话音落下,不少人都心中一凌。
裴相致仕,公主护送,千军庇护,荣宠至极啊。
“拜见襄城公主!”
众人行礼。
声音浪潮响震辽州城。
“免礼!”
襄城公主右手虚扶,朗声道。
众人慢慢收回礼仪,纷纷看向襄城公主。
襄城公主坐在马上,目光扫向在场所有人,最后视线落在方源的身上,突然调皮地抛个眼。
这一幕,被不少人看到,眼珠子差点凸出。
没有准备的方源也是诧异,差点都站不稳。
众目睽睽之下给自己抛媚眼,什么意思啊?
好在,众人只见到襄城公主抛眼,不知道是对谁抛的,这才没有引起更大的震撼。
“有请裴相!”
襄城公主退回。
好像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
随着她的话落下,护送队的士兵分开两边。
尽头处一辆马车缓缓驰出,来到众人面前停下。
“下官恭迎裴相大驾!”
方源等人向豪华马车行礼。
随着话音落下,现场迎接队伍敲锣打鼓。
轰隆隆作响下,马车的帘子被打开,一位老人从上面下来。
“让诸位同僚等候,本相深感不安啊,快快请起,快快请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