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五年县令,亿斤粮震惊李世民> 第195章:方叔叔,谢谢救命之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5章:方叔叔,谢谢救命之恩(1 / 3)

李世民不为所动。

任由金吾卫将萧锐拿下。

“陛下,萧锐也可能并非不知情。”

“他早不到迟不到,偏偏这个时候到,太巧了。”

方源走到李世民旁边说道。

父亲造反,儿子不知,不是没有可能。

但萧锐来得挺巧的,就不能不让人怀疑有没有玄机。

更重要的是,方源和萧锐有仇,单凭这一点方源就不会轻易放过他。

“方源,你放屁!”

“老子根本不知道发生什么事!”

萧锐顿时大骂,挣扎着要挣开金吾卫的手冲向方源。

但金吾卫都是精锐,萧锐挣扎几下后,就被押得跪在地上。

“方源,你不要冤枉我儿子!”

“我们之间的恩怨请你不要牵扯到他那里去!”

“陛下,萧锐真的什么都不知道,请您饶他一命吧!”

萧瑀站起来,朝着方源咆哮。

他还想冲向方源,但被李君羡挡住。

方源冷着眼,没有说话,毕竟真正的抉择者是李世民。

“萧瑀,我们君臣一场,朕也不想做得那么绝情。”

“伱若配合交代毗沙门的事,朕可以考虑不追究萧锐的责任。”

李世民沉声道。

他恨不得一刀结果了这对父子。

但他更在意毗沙门的情报,也不得不为襄城公主想想。

“我”

萧瑀张张嘴,满脸挣扎。

“你愚蠢!”

“来人,将萧瑀压入刑部大牢,任何人不得见面。”

“萧锐剥去一切官职,软禁驸马府,没有朕的旨意不得离开驸马府半步!”

李世民勃然大怒下令道。

萧瑀父子就被带了离开。

此时,宫中太医赶到,给杜如晦医治。

经过太医们的诊断,杜如晦中箭不深,伤势不大。

是因为本身身体不好,再加上剧痛,然后才昏迷过去的。

经过治疗,杜如晦很快就摆脱了风险,被金吾卫送回杜府里。

待杜如晦被送走之后,方源发现长孙皇后的身边不知何时站着一个陶瓷般的小女孩。

也正是失踪的长乐公主。

在结束厮杀之后,长孙皇后就想起了女儿,自己跑进房间,发现长乐公主正睡着,于是被叫醒。

“方源,这次朕要重重谢你。”

“若非是你机智,朕和皇后已经不测。”

李世民重重拍了拍方源的肩膀说道。

应梦贤臣就是应梦贤臣,为朕解除巨大的危机。

先是罪己诏问题,然后是黄河堤坝数万难民问题,还有现在。

每一件都是重中之重,都是天大的功劳,是奖励多少都不为过的功劳。

“陛下客气了,那是臣子应该做的。”

“但陛下那样处罚萧锐,是不是处罚太轻了?”

方源笑了笑说道。

他倒是很想李世民再给他加官进爵。

但这个想法短时间内是不可能了,晋升太快了。

现在的长安令也不错,掌管着整个长安县,很多事可以做。

“得让萧瑀看到希望,告知朕毗沙门的事。”

李世民解释道。

萧锐对这件事知不知道暂且不确定。

更重要的一点是,告诉萧瑀自己有心放过他儿子。

如果愿意配合,那么萧锐还将可以得到荣华富贵等机会。

但如果不配合,那么就不要怪自己无情,宁愿让襄城公主守寡。

“陛下睿智。”

方源瘪瘪嘴,很不情愿夸了一句。

他心里诽谤,你要是看紧郑观音,可能早就摸清毗沙门了。

但是方源不打算告诉李世民郑观音的问题,至少不打算亲口告诉他。

因为那样的话会让李世民丢脸,而且也没有证据证明郑观音就和毗沙门有关。

“长乐,向方源说声谢谢。”

这时,长孙皇后推了推长乐公主说道。

长孙皇后和李世民的关系很好,从李世民那里听过好几次方源这个人。

知道方源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而且这一次若非方源,那她们一小家后果难料。

于是觉得长乐公主也应该谢谢方源。

方源一听,就要表示不用谢之类的话。

但此时,长乐公主已经开口,并让方源愕然。

“方叔叔,谢谢救命之恩。”

长乐公主微微一礼道。

一对大眼睛满是好奇看向方源。

“方叔叔?”

“公主,能不能叫方哥哥或者源哥哥?”

方源嘴角抽搐说道。

顿然有种岁月催人老的感觉。

明明还年轻,竟然被人叫成叔叔。

而且对方还是个九岁十岁的女孩。

算一算,自己和长乐公主也相差不大啊。

“噗呲,哈哈哈.”

“方源,你要做朕的晚辈吗?”

李世民一愣,随即噗呲笑道。

往日和方源几次隐瞒身份交流,他将方源当作朋友。

而且认真算起来,他和方源也是相差几岁而已,确实是同辈。

长孙皇后和长乐公主见状,也是掩嘴一笑。

“陛下所言极是。”

方源还能说啥?

皇帝的意思都是自己两人平辈。

难道说还要和皇帝自降身份吗?

“好了,方源,今晚辛苦你了。”

“本想给你些奖赏的,但你升太快了,再赏会被人眼热。”

“但你放心,朕会记在心中的,往后时机到一并算给你。”

李世民笑了笑,然后郑重道。

今晚方源功不可没,但方源晋升太快了。

现在再赏赐好东西,怕是会被更多的人眼红。

也担心方源自己太骄傲,无法掌控得了自己。

“谢陛下。”

方源没有意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