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五年县令,亿斤粮震惊李世民> 第358章:治标不治本,打仗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58章:治标不治本,打仗吧(2 / 3)

他目光扫向圆桌会议的众官员,大概想到是缺了谁。

是早先投靠方源的官员,后面忌惮崔振堂,又投向了崔振堂,待方源得势的时候又投靠回方源。

“走得急,忘记留了。”

方青平为他们两人开脱。

“理由呢?”

方源眉头皱得更深。

“这不知道。”

方青平讪讪说道。

“现在这种情况,竟然还有早退的现象。”

“你们监督,等这两人回来之后让他们给出请假理由。”

“如果你们觉得他们的请假理由不合理,让他们两人离职滚蛋!”

方源沉声道。

他不搞独权,不会随便因为下属请假就开除。

但在这种时候,如果不是急事请假,那就滚蛋吧,这里容不下他们。

“是!”

众人心中一凌,连忙应是。

不少人幸灾乐祸,也有不少人感觉心惊胆战。

“本官这个点召开会议,有几点要叮嘱诸位。”

“第一,在这种困难的时刻,所有人一定要坚守岗位,不得迟到早退!”

“第二,今后任何支出,包括月俸在内,全部以大唐宝钞形式支持,告诫各地官员坚持推广大唐宝钞的使用。”

“第三,在困难的时候,我们作为户部的官员,一定坚持本心,不畏惧困难,努力把这一场硬仗干完!”

方源一连提出三点。

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二点。

既然纸币在民间的信用出现问题,那就从朝廷的官员开始。

每个官员都使用大唐纸币,无形之中就能推广纸币的使用,起到打广告作用。

至于纸币在一些偏远地区能不能买到东西,方源已经有了另外的打算,以确保他们能正常使用大唐纸币。

那就是尽量每个州都开一家华夏钱庄,给他们兑换铜钱的机会,以确保他们能够保持正常的生活。

但该用纸币的时候就要强制使用纸币,以确保纸币终有一日能够再次恢复信用。

“是!”

众人纷纷应是。

随后又是几点叮嘱,会议就结束。

一夜就这样过去,次日的太阳如常升起。

方源看着朝阳升起,心情稍微好了一点,不再那么沉重。

如果说世上有什么不能变的,那就是太阳,每天都落下和升起,永不改变。

这一日,方源再次来到华夏钱庄观察。

排队兑换的人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很多。

状况和昨天差不多,不过人们的戾气没有昨天那么重了。

因为昨天实名制登记的问题,今日要查姓名,速度慢了很多。

速度慢下来之后,排队的人们就忍不住了,一边排队一边大骂,甚至有大打出手的可能。

“告诉金吾卫:他们吵架可以,但是不能打架斗殴,一旦有发现打架斗殴的立即带走关押。”

“再告诉所有排队的,每天都会有兑换,数据还会公开,明确保证每天兑换出去的纸币和铜钱都不作假!”

方源看着现场的情况,没有命人去阻止他们吵架。

现场排队的人们心中都很不爽,但他们又不得不排队。

故而在有小问题的时候方源不会阻止他们,只要不将事情闹大。

事情到这里似乎得到了一定的解决,长安城的情况也确实好了不少。

然而,开心还没有过完一个晚上,当天晚上就有一道不好的消息传来。

剑南道雅州出现叛乱!

起因是七星纸币变成废纸,只有七星纸币的百姓苦不堪言。

接着是华夏钱庄开在雅州,按照长安城的情况给当地的百姓兑换大唐宝钞。

因七星纸币兑换为大唐宝钞一个月内不得兑换铜钱,于是这一部分人只得使用大唐宝钞购买物品。

但是,有店铺不收,百姓闹到县衙那里去,但县衙不仅没有为百姓伸张正义,还为店铺出头刁难百姓。

于是,导火线开始了,最后形成一股反叛的势力,最终传到方源等人的耳中。

方源得知,反叛之中有五姓七望的身影,拒绝使用大唐宝钞的店铺是五姓七望的产业,当地的县令曾是太原王氏的学生。

对此,方源很无奈。沉重的心变得更加沉重,第一时间进宫找李世民。

“这就是朕最忌惮他们的地方!”

“底层的官员有太多是来自他们,又或者和他们有关!”

李世民沉声道。

他一直都知道,一旦和五姓七望闹大,许多地方的官员会和朝廷离心离德。

雅州只是其中之一,还会有很多的地方出现更大的问题。

朝廷每找到一个对策,他们就会找到应付方法。

时间越长,对朝廷来说就越不稳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