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锭吧,就要银锭,方便携带。”他笑呵呵道。
李郎中也笑了,让小孙子过来放金耳,他去后院取银子。
这次他拿的是十两的银锭,一共八锭,银闪闪的摆在姜三郎面前。
姜三郎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银锭子,不由嘿嘿笑起来,一个个揣进自己的腰包里。
他背上空背篓,问:“李老伯,我家里还有一些金耳,您还要么?”
李郎中闻言一震,“啥?还有?”
“嗯,我家这次种的多,今儿拿来的不过两成。”姜三郎道。
这下轮到李郎中挠头了。
他为难道:“三郎,实不相瞒,老夫收的这些金耳也只暂时存放,毕竟食用汤补多数在秋冬两季。
现今老夫只能收这么多,再多的话,也没有现银支付。要不,你送去县城大药铺看看。”
姜三郎一愣,冲李郎**拱手,“明白了,多谢李老伯提点。”
回到家,姜三郎有些闷闷不乐。
自己虽然又挣了八十两银,但余下大半金耳还没售出呢。
而且,自家大哥二哥也都殷殷期盼着,希望和他一起种植金耳发家致富。
可如今李郎中那里不收了,这以后金耳若卖不出去,大哥二哥该有多失望。
春娘见丈夫神情不对,连忙问:“怎么了?”
姜三郎就将李郎中的话说一遍,叹气道:“李郎中的药铺收不下这么多金耳,看样子,明日我要去县城一趟了。”
樱宝在旁听见,顿时眼睛一亮,连忙举手,“爹,我也去!我也去县城!”
姜三郎见小闺女这猴急样,忍不住笑起来,“你去干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