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三郎还从外村雇来二十几人,帮家里干活。
春娘与大嫂二嫂就在家做饭,再送到地头,给那些雇工食用。
捡完棉花便开始轧棉。
东陈村几乎家家都有轧棉机,很快就将收下来的籽棉轧好。
姜三郎将轧好的棉花用油纸卷成卷,五斤一份,送了一部分去自家铺子,余下的准备纺成纱线,留着织布用。
这时,县衙也派人来收购棉花棉籽,准备运往府城。
县衙这次收购的比较多,足足动用了二三十辆骡车,一路浩浩荡荡,相当壮观。
好在川河镇种棉花已经普及,很多人家都愿意将多余的棉花棉籽卖给官府,省时省力。
等棉花采收结束,村民们便开始拔除棉杆,整理田地,准备种小麦。
这些活计,姜家依然雇人来做,自家负责他们的一日两餐。
这天,二妮与樱宝去地头送饭。
饭食用木桶装着,放在大竹筐里,由小马驮着,往棉花地而去。
走到一半路时,就见路边站着一名妇人。
妇人头发花白凌乱,面容苍老,身上的衣裳补丁摞着补丁。
“二妮。”妇人开口,泪眼朦胧望向二妮。
二妮一愣,仔细看过去,果然是自己亲娘冷氏。
“娘?你怎么成这样了?”二妮没料到自己的亲娘变成这般模样,着实惊呆。
冷氏上前一步,将手里一个包袱解开,露出里头两件小衣,还有一包布带。
“娘给你缝的小衣。”她将小包袱塞在二妮手里:“你已经十岁了,马上就能用上。”
二妮拿着包袱,咬咬唇,忍不住流下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