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沈大喜过望。
他高兴的不仅仅是一场战事的逆转,而是南军主力所在。知道了南军的主力在什么地方,叶沈就可以从容的调配兵力了。
叶沈心中暗道:「而今看傅友德该如何应对而今的局面。」
傅友德得知盛庸大败,金镇身死之后,并没有什么反应。只是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儿子傅忠。
他并不是觉得,傅忠在而今的局面下,就能打赢。其实,他派盛庸出战的时候,已经做出了最坏的准备。
而今的结果,并不在他预料之外。
甚至比他预料最坏的结果要好。
傅友德预料之中最坏的结果。大概就有是盛庸战死,全军覆没。而今盛庸只机,保全了大队人马。虽然说,傅友德对于盛庸能不能将手中人马完整的撤下来,有一点不大相信。不抱希望。但是傅友德也相信,盛庸不可能将手中的人马丢光的。
这或许是一个好消息。
不过,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傅友德的选择已经不多了。继续停在这里,等待得就是北军各路人马从几个方向,插入自己身后,截断运河。将他手中几十万大军,包围在方圆一两百里的地方。
如果形成这样的局面,那就是一场南北之间的长平之战。
傅友德所部固然不是南军所有。但是南军之中与北军交手最多的一支,最熟悉北军情况。
傅友德所部如果全军覆没,再想要编练这样的人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现在,傅友德做出了对
于胜利所有努力。剩下的只有保全全军安稳撤到山东。最多撤到黄河以南,以图来年再战了。
不过,撤退本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特别是是几十万大军行动,本身就很困难,更不要说,身后还有不知道几支军队迂回侧后。说不定,很容易形成前有阻敌,后有追兵的情况。
只是纵然局面险恶到了极点,傅友德依然有自己的自信。
战事打到这里,虽然傅友德没有胜多少,但是他决计不觉得自己不如某小辈,不过是因为局势不对了。
如果叶沈适可而止,傅友德也就不说什么了。但是叶沈如果不知道分寸,那就让他看看老前辈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