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清和点了点头:“那我以后叫你黄姐了。黄姐,你想来我这帮忙,我是没问题的。不过事情先说好了,可能有点累,工资也不会太高。我打算给你三千工资,要是餐厅经营得好,还能有奖金。一个月四天假,给你买五险,包早餐和午餐,你看怎么样?”
黄娟以为自己的耳朵有问题了:“老板,这……待遇太好了吧?”要知道,这会潘州的平均薪酬虽然在四千多,可那都是炼油厂工人拉高的,毕竟是占了潘州一半的鸡的屁(GDP)嘛!那些国企工人,工资起码在五千往上,甚至过万都很平常。怪不得在潘州的人,个个都想进炼油厂工作。而普通的民营企业也好,个体户也罢,薪酬都是在两千左右的,还不买五险。至于什么住房公积金,那更是别想。
有人就问了,这不是公然和国家法律做对抗吗?
不,老板永远是最精明的,他会把两千多的工资做成1800的工资底,然后再加上几百块的“社保补贴”和一百多块的“交通话费补贴”,看起来似模似样的,完美地钻了空子。实际上,拿到手的还是两千多的工资,社保也不会买。要是买也行啊,扣去将近九百块的社保,可能到手都不剩一千五了。
在这种情况下,谁会选择买社保?
然而那些“黑心”老板却会说:“不是我不给你们买社保啊,而是你们自愿不买的!”
看看这副无耻的嘴脸,很有周扒皮的风范。
这还不是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杜清和当然做不出这种事,给员工买社保,这不是很应该的吗?要是等着员工年纪大了,需要养老的时候,没买社保的就惨了,一辈子工作的钱,都无法养老。杜清和都想问,那些不给员工买社保的老板,是嫌自己的阴德太多了吗?
当然了,杜清和也知道老板的难处,企业要发展,公司要发展,必须要精打细算。较真来说,这就是抠门。一个不精明的人是做不了老板的,而一个太精明的老板,却做不成大企业。
杜清和不是个精明的人,他也不想做大老板。“黄姐,你不满意?”
“满意,太满意了!”黄娟连忙说道,“可给我这么多,这餐厅还能赚到钱吗?”她心地太好了,还在为老板着想。三千工资,还加上快九百块钱的社保,这都要近四千块钱了。再加上铺租,水电费等等成本,杜清和还能赚得到钱吗?
杜清和笑道:“这你就不用担心了,这是我需要考虑的事。没问题的话,明天你就上班吧!今天先熟悉熟悉工作流程,我跟你说一下,早上七点上班,上班后你就专门端菜收钱,明白了吗?”
“那洗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