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说,穷才要变通。但不是的,穷是穷,却没穷到一穷二白的境地,很多人是不敢去变通的。
比如丰祥村,你说它穷,确实是穷。但是穷也罢,他们还没到活不下去的地步,所以他们不怎么想变通。万一变通失败了,岂不是连活都活不下去了?
人性,就是如此。
国家也很无奈,想帮他们脱贫吧,但是很多人根本不配合。因为他们看不到这么做的好处,单凭你假大空的话,就能忽悠他们奋不顾身投入“脱贫”大业中了?不可能,除非有人给他们做一个榜样,他们能切身感受到脱贫的好处,他们才会半信半疑的。只有自己真正把钱拿到手了,得到利益了,他们才会彻底相信。这也是为什么农村赌场很火爆的原因了,找几个托,假装赢了钱,就有大把农民倾家荡产去赌了。说到底,还是利用了人性。
农民是最好忽悠的,也是最难忽悠的。
杜清和也不打算忽悠他们,一切以事实说话吧。
但说到“事实说话”,杜清和好像都没解决销路的问题啊!
不管怎么说,梁老汉的目的很明确,只要杜清和承包了土地给了钱,那就万事大吉了。这样,村里的公共账户上,就有余钱。以后但凡想搞点什么,不至于捉襟见肘。至于扶贫什么的,梁老汉就是抱着且看且跟随的策略,等你弄出成果了,他才带领村民出来摘果实。这么说吧,杜清和与梁老汉这次见面,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就发展有机蔬菜、清退懒散员工、带领村民走向富裕等共同关心的问题进一步交换意见。大家都认为今天的见面谈话富有成果,达成许多共识,对新形势下乡村扶贫具有重要意义。
双方都认为,要加强沟通,集中精力发展丰祥村经济、改善村民生活,共同致力于推动有机蔬菜的发展。
反正一句话说了,除了清除掉两个害群之马以外,对于双方的合作并没有多少帮助。
在回程的路上,杨莹奇怪地问道:“清和,那你找到销路了吗?”
杜清和很光棍地说道:“没有。”
“那你还把摊子铺那么大啊?”
杨莹都傻了,这人也是太大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