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不是我不开,而是我不能开。”林尤确定地说。
年轻男子把单子抓着就走了,还恨恨地看了林尤几眼。
待到他离开后,林尤才微微叹了一口气,似乎有些心累,但马上又平复了心态,看着陆成:“门诊不简单吧?”
“嗯。”陆成点了点头。
“知道我为什么不给他开药么?”林尤再问。
陆成回道:“第一,病人不在,无法写查体,没有辅助检查结果。没有开具处方的依据。”
“第二,氢化可得松是激素类药物,对人的副作用太大了。除非特殊情况,并且有严格地使用指征,否则不能开具。否则,光是我们骨科,就有股骨头坏死,外加免疫力下降等。”
“相当于在透支病人的命也不为过。”
陆成回完后,主动开口问道:“师父,平时,在门诊这样的人多吗?”
现在的人,基本上的知识水平是上去了,但是随着信息化时代越来越普及,百度病人和知网病人都出现了,那要再过几年,估计SCI病人都会出现了吧。
如果那些东西可以治病,世界上只需要药房的存在,就天下安然无事了,需要什么诊所,需要什么医院?
“还行,不多,一个月能够遇到一两个。”
“遇到这种事情,不要慌,你就按照原则来。没有看到病人,没有足够的病历资料支撑,任何一种药物都不要开。”
“否则,你明天就可能会出现在报纸上。”
“就刚刚那个人,做足了这么充足的准备,叫着这么情真意切,可并不一定是为自己家人开具的。”
“一般作为家人,我们把话都说到了这种地步,仍然无动于衷的,要么就是对医生有特殊的憎恨,要么就是在找新闻。所以我才会主动地把自己的话录音。”
做师父,教书育人。
书可以慢慢做,人也要慢慢学。
……
第三个病人是个年轻的女孩,看年纪才十六七岁,一脸花季,进来还带着笑容。
她的同伴也是同龄的女孩,应该是同学之类地。
“你哪里不舒服?”林尤格式化一样地问。
“我的膝盖最近很疼。就这几天,痛得更加厉害了。”女孩的眉头微微起了褶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