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与宿敌成亲了> 77、第七十七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77、第七十七章(2 / 4)

心中疑云重重,薛长庆难免浮躁,拂袖狠狠将桌上的笔墨纸砚扫落在地,阴鸷道:“死人的嘴是最严的,现今阻止孙彰会泄密的唯法子,便是让他永远开不了口。”

张炎回知道平津侯是下了杀心,为难道:“可是诏狱守卫森严,连只苍蝇也飞不进去,下官府中的死士并无如此能耐之人……”

“不用你操心,本侯自有高人。”说罢,薛长庆抬起双鹰隼般的眼来,朝屏风后道清丽的剪影招招手,沉声唤道,“十七娘,此事关系重大,交予你我才放心。”

轻纱屏风,浓墨重彩地绘着锦绣山河,灯影憧憧,名梳着垂云髻的妙曼姨娘缓缓起身。她指尖挑褪去霓裳罗裙,竟是直接在屏风后宽衣解带,眨眼便利落换上束身的箭袖夜行衣,掌心两柄淬毒的短剑闪而过,柔柔道:“是,十七娘定不负侯爷众望。”

张炎回大惊。

若非亲眼所见,谁又能想到遏云山庄里的娴静小姨娘,竟然就是江湖上恶名昭著的女刺客十七娘!

十七娘和那名刀疤刺客闪身出门,薛长庆这才垂眼看了看神色变化莫定的张炎回,用冰冷如蛇般的语气冷嗤道:“若你再办事不力,孙彰的下场就是你的明日。”

张炎回知道薛长庆并非在玩笑,忙伏地叩拜,战战兢兢道:“是,下官谨记!”

夏日的夜静谧而又喧闹,静的是风和漫天清晰可见的星辰,闹的是断续的蝉鸣和聒噪的蛙声。

近年来国事颓靡,先有鞑靼来犯边境,后有南洪北旱,天灾人祸齐临,民心不稳。为了稳固国脉,皇后娘娘和太子下令翰林院编纂《弘昌纪要》《诸朝政论》《乐民书》等典籍,大修国史,以振天下民心。

朝中声令下,苦的是姜颜这等刀笔小官。

按姜颜的话说,《弘昌纪要》无非二字便可概括——炼丹。除了炼丹,咱们这位陛下可还干过什么实事?

不过这话只能腹诽,姜颜既是领了每月十石的俸禄,便要‘食君之禄,为君分忧’,老老实实地栖身在藏书阁中,终日与整车整车的典籍为伴,整理归纳、编写抄录,不分白天黑夜,写到手指僵疼如鸡爪。

这日,好不容易编写完《弘昌纪要》第九十八卷初稿,已是月上中天,翰林院的大小官吏基本已经离宫归家,唯有姜颜以及上头派来的名庶吉士还在整理卷宗。

那名协助姜颜的庶吉士叫做崔惠,洛阳人士,看年纪约莫及冠之年,不比姜颜大多少,亦是今年殿试的二甲进士十二名。因其能力出众、勤快活泛,故而被选为翰林院庶常,算是姜颜的半个下属。

这位崔庶常什么都好,就是偶尔太过热情,常让姜颜招架不住。

譬如此时,姜颜刚揉了揉腰,崔惠便体贴地给她拿来了靠枕;刚叹了口气,崔惠便立即给她倒了杯解暑的凉茶……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姜颜望着这个鼻尖上几点雀斑的年轻人,笑了声,端着凉茶饮而尽,才将笔墨纸砚归位,道:“辛苦日,崔庶常也早些回去歇息罢。”

说罢,她起身将板车中堆积的竹简文书等物整理好,崔惠立即坐不住了,接过她手中的活道:“大人,放着我来!”

入翰林院月,因姜颜身份特殊,极少有人尊称姜颜为‘大人’,上头资格老的多半唤她‘小姜’,下头无官级的庶常小吏也只叫她声‘姜编修’,唯有崔惠是个特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