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娘娘,您这是怎么了?这佛经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
苏黎若如此一问,太后则是一副惊慌的模样,她伸手顺着自己的胸口。
“哀家信佛多年,太子竟拿着和了血的墨来写佛经,这是要让哀家得罪佛祖啊。”
见到太后如此激动,苏黎若则是伸手帮太后顺着气儿。
“太后娘娘,或许是民间有什么说法呢?我从前就听说,若是以血入墨抄写佛经,这心意就更加虔诚,佛祖看见了便明白祈福之人的诚意。”
苏黎若信口胡诌,不过是为了稳定一下太后不安的情绪,若是太后此时病倒了,她依旧是要被赶出宫外去的。
无论是为了自保,还是为了安抚太后,苏黎若都有必要撒这个小小的谎。
听到苏黎若这么说,太后倒是拍着胸口,将信将疑的模样。
“当真如此?民间竟还有如此说法?”
听到太后询问,苏黎若刚想点头,就听到冬嬷嬷在一旁历声呵道。
“休要在此妖言惑众,太后娘娘都未听过的事情,你一个小丫头片子又如何得知?快出去,莫要在此处打扰太后娘娘休息。”
冬嬷嬷将苏黎若推到一边,她伸手帮太后顺着气儿,太后却瞪了她一眼。
“阿东,哀家还未说话,你休要多言。”
太后说完之后,冬嬷嬷不满意地瞪了苏黎若一眼,便退到了身侧。
苏黎若见冬嬷嬷吃瘪的模样,她又偷偷的冲冬嬷嬷吐了吐舌头。
这老嬷嬷还真记仇,方才不过怼了她一下,这会儿便要还回来。
“小丫头,说了这么半天,你还没说说,你怎么到皇宫里来了?这皇宫内守卫森严,可是有人带你进来?”
听到太后娘娘如此询问,苏黎若则是站在太后面前行了一礼。
“回太后娘娘的话,我本是苏丞相府上的二小姐,不日将嫁给端王世子为妃,此番进宫是来给皇上请安的。”
听苏黎若说到此处,太后的脸色微微一变。
“哀家想起来了,你就是永禄吧?从前听皇帝说过,还没正式见过面呢,也怪哀家这身子不争气,早该见见你了,竟不想是如此伶俐之人。”
听到太后突然之间的夸赞,苏黎若不好意思笑了笑。
苏黎若心里总觉得,能坐到太后的位置,想来这太后也不是省油的灯,可是见到太后就如此和蔼的模样,苏黎若觉得自己失去了判断的能力。
“太后娘娘知道永禄吗?可永禄算不得真正的公主。”
听到苏黎若说到此处,声音低了下去,太后则是轻声开口。
“此言差矣,皇帝既封了你公主,又哪来什么真公主假公主?快不要在这儿胡说了。”
太后说完之后,便咳嗽了两声,随即荣嬷嬷便将太后扶住。
“太后娘娘,你还是躺在床上多休息一会儿吧,太医说了,娘娘不能受风的,可不要着凉了。”
听到荣嬷嬷的话,苏黎若也不敢再说什么,想来外面那些人耽误了这么久,应该已经都回到那个长宁公主那儿去复命了,苏黎若也不太在意什么了。
“既如此,那永禄就先告退了,今日多谢太后娘娘搭救。”
苏黎若说完之后便离去了,太后看起来一副病殃殃的模样,一看就是病了很多年,想来是旧疾。
经今日一事,苏黎若深深的记住了太后这样一位人物,方才太后脸上的表情变化,她也都一一不落的看在了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