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春来平时也会接待一些达官贵人,因为有时候会接一些演出,需要和上层人物周旋。
李寺开门见山道:“带班主,是这样的,我呢,十分喜爱春来戏班的演出,不知道戴班主有没有想过,早些退隐山林……”
李寺没有说下去,相信是个聪明人都听得出他话里的意思。
戴春来微微皱了皱眉,并没有很大的反应,因为李寺不是第一个跟他提出这个建议的人。
京城的戏班很多,有几家大的戏班后面都有达官贵人撑腰,也有一些班主想要兼并其他戏班,试图垄断临安城的演出市场。
戴春来是外来的和尚,本地的根基不深,也不想去阿谀奉承,所以那些有后台的戏班,自然是打过春来戏班的主意。
见李寺并无隐瞒,戴春来也直言以对道:“这位客官,这春来戏班是我戴春来一生的心血,我会一直看着它,直到我死的那天为止!戏班还有些事等我处理,恕不奉陪。”
见戴春来要走,李寺出言拦阻道:“稍微等一下戴班主,我问你,你现在供养这整个戏班,每月能赚多少银两?”
戴春来微微笑了笑,说:“我们春来戏班赚的钱虽然不多,但是足够我们生活下去,这一点不劳客官费心。”
“那如果我告诉你,我给你两倍的利润,同时让你继续当班主,你干不干?”
李寺之所以提出这个条件,是因为他知道,在京城的戏班,虽然表面风光,但是除了那几个台面上的人物,其实都算是社会底层。
古代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为三教九流,把人分为三六九等。这三教就是儒、道、佛三教,九流则历来说法不同,不过都分为“上中下”三等:
一流帝王相、二流官军将、三流绅贾商;
四流派教帮、五流工塾匠、六流医地农;
七流巫乞奴、八流盗骗抢、九流耍艺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