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南宋:开局赢秦桧百两金> 第一二七章 发明个铅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二七章 发明个铅笔(2 / 3)

但在1565年的时候,人们对此并不知情,反而将其视为一种珍贵的矿产,于是昆布兰的这个石墨矿就被英国皇室垄断了,而且为了防止这种珍贵的矿产被别人获得,皇室在开采了足够多的“黑铅”矿之后,干脆放了一场大水,把这个矿给淹了。

昆布兰的这个石墨矿所产的石墨纯度非常高,质地结实,又易于加工,只要把它切割成条状,用纸或羊皮包裹起来就成了很好用的笔,也就是第一支现代意义上的铅笔。

这种笔很快就名声大噪,由于英国的垄断,其他国家也都在想方设法的寻找本国境内的“黑铅”,德国很快在纽伦堡找到了“黑铅”矿。

但是这个矿区的品质比英国差得多,富含硫磺等杂质且质地很脆,直接切割成石墨棒是很难的,德国人就尝试先把含杂质的石墨矿研磨成粉,再晾晒成石墨条。

这种德国铅笔的品质虽不如英国铅笔,但在之后的几百年里,全球也只有英国和德国可以生产铅笔。

十八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爆发了,法国和周边国家关系瞬时紧张起来,英德作为反法同盟阵营成员,马上就对法国进行了一系列战略物资的禁运,作为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铅笔也在禁运清单当中。

为了解决法国人对铅笔的迫切需求,尼古拉.雅克.孔泰在1795年创造性的把黏土引入了铅笔制作的工艺中。

他先是把石墨磨成粉,然后添加一定比例的黏土混合搅拌,再用一个特殊的模具(类似于奶油拉花的那种东西)把混合物挤出来,挤成面条一样的长条,晾晒干之后就得到了石墨棒。

他还发现,根据石墨和黏土比例的不同,铅笔的软硬程度、颜色深浅都可以随之调整。随后这一深浅软硬的标准被逐渐规范下来,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9h-9b的分类标准。

但是总的来说,要制作一根铅笔,工艺还是很复杂的,而且中国最好的石磨矿,基本都位于北方,就算是湖北、湖南和广东有石墨矿,离临安城还是太远。

李寺又想,这用来磨墨的墨条,是不是能够用来制作铅笔呢?

刚好李寺的书房里就有墨条,于是他就找来一把锋利的小刀,把墨条切成笔芯大小,然后仿照后世的铅笔做法,找来两块薄薄的模板,切割成细长木条。

然后把两块木条夹住细墨条,露出一小截墨条在外面,再用布条缠紧,一根粗制滥造的“铅笔”就制作完成了。

李寺用这根他发明的铅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虽说远不如后世的铅笔那么流畅,也不是那么清晰,至少比毛笔好用多了。

而且用毛笔写字,因为李寺的手法不够老练,就写不了太小的字,只能是写大字,这样一来,一页纸就只能写很少的内容。

用铅笔就不一样了,李寺可以用后世的笔法写出很小的字,这样一来就大大节约了纸张,手册也只需要薄薄的一本书就能写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