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的小道消息,自然是流传飞快。
千秋宴上,谢之渊和大公主似乎发生了点什么的事情,果然传到了王家。
最先听闻的是谢之渊未来的丈母娘,王夫人听了后,自然是封了下人的口让他们不要四处嚼舌。
她有时候也很心疼自己的女儿,在婚事上并不顺遂。
年少时王琅曾经订过一门亲,可是还未嫁过去,男方就退亲了,那时王宗原声名不显,男方家又攀附上一门权贵,自然不了了之。后来王琅又订了一门亲,只是还未出嫁,未婚夫就因意外去世了。
那两年,别人家的主母看到王夫人都有些敬而远之,生怕她提起自家女儿的婚事,想要嫁给自己家中的儿子。
过了一两年,等这些事都渐渐淡了,家里的祖母居然去世了,王琅作为孙女得守孝。
王家一家人就回了老家守孝,在乡下,王夫人并没有找到合心意的人,等孝期过了再回到京城,王琅已经是个老姑娘了。
上门来的媒人,介绍的人已经变成了鳏夫,气得王宗原摔了好几块砚台。
万幸,还有谢之渊这个得意门生。
王宗原只是试探性地提了提,谢之渊就提亲了。
谢之渊出生寒门,要不是王宗原的帮助,他不可能有如今的成就。
当年他来京城参加会试,提早了数月拿了王宗原好友的引荐书找到了王家,受到了王宗原的细心教诲。他是感恩之人,对王家感激之情甚重,因此虽然王琅年纪比他大上些许,他也并不在意。
王夫人把传言跟王宗原讲了,心下难掩忧愁。
如今的王琅,已经经不得再一次的退婚了。
王宗原让王夫人安心,他知道谢之渊不是这样的人。
男人们平日里忙于政事,也因此他并未听闻,只是他一耳闻,便觉得事情不至于如此,自己的得意门生的品行,他是知道的。若说谁都有可能会退了亲去尚公主,唯独谢之渊不可能。
王夫人还是忧心忡忡。
王宗原笑了笑道:“既然夫人如此不放心,那我早些去跟修曜提婚事便是。”
他只一子一女,家中并无姬妾,对儿女自是关心的。
只是王琅的事,唉,王琅性情敏感,积弱成疾,他平日里也不知该拿这个女儿如何是好,只能多关心关心。
还在老家守孝的时候,王谢两家就约定了婚事,后来皇帝让王宗原夺情起复,一家人又回到了京城。
王琅素来受祖母爱顾,一定要老老实实守完孝期,婚事便耽搁下来了。
如今,确实耽搁不得了。
王宗原翌日见到谢之渊,就试探性地提起来婚事。
闻弦琴而知雅意,谢之渊马上就上门敲定了婚期,就定在元宵节后。
王家开始忙忙碌碌地备起来嫁妆,谢之渊入京之后买的宅子也请人修缮起来。
婚期虽然有些赶,但是王夫人忙得很高兴。
之前的事情就算她千防万防,可也传到了王琅的耳朵里。
王琅难过了几天,知道谢之渊马上就要迎娶自己,心下的郁郁也散了些,开始好好将养身子,绣起了自己的嫁妆。
周昭的公主府就在宫外,又时时关注谢之渊的消息,自然知道,谢之渊很快就要成亲了。
她心里难过,便搬进宫里长住。
皇帝心疼她,赏赐了很多东西,周昭感念周暄,便把大多数东西都送去了梅嫔所在的宫殿。
被蛇咬伤之后第二天,周昭便去探望了周暄。
周暄住在梅嫔的宫殿里,大早上的,梅嫔就得知了大公主来探望的消息,自然是要过来招待的。
昨晚千秋宴回来,她才知道周暄竟然受伤了,她想到那要是一条毒蛇,周暄怕是就没命了,当时她的脸色迅速变得惨白,身子都一阵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