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各怀心思,有的人觉得容妃不过是趁着年轻容貌好,自己年纪大了些,自然不得皇帝喜爱,不如从家里找几个年轻些的入宫,有的人觉得容妃何德何能,站到自己头上,自然要使上一些绊子,有的人么看热闹不嫌事大,在暗地里拱火。
周暄对这些暗流涌动并不敏感,因为她的消息来源并没有多少,梅嫔和周昭不告诉她,她就相当于没有听闻。
周昭只告诉她最近在宫里当心些,不要着了别人的道。毕竟不管怎么说,周暄都是一个公主,出了事,和德妃共掌宫务的步皇贵妃脱不了干系。
周暄懵懵懂懂的,只知道步惊鸾当了皇贵妃,离她走上权力高峰又近了一步。
梅嫔谨小慎微,对周暄的安危看重的紧,知晓周暄和周昭关系好,就拜托周昭把周暄带出宫去住些日子。
以往也有小公主到宫外休养的,也不是什么大事,周昭去跟皇帝说了一声,皇帝应了,周昭就带着周暄去了宫外。
这一次周昭也没让周暄住在公主府,而是带她去了小郊山一个离京城不远的宫外别院。
那一带,都是各位宗亲勋贵家的产业,上山的路上还有专人看守,安全比较有保障。
周暄待了没几日,就觉得天天这么待着有些无聊,整天就是吃了喝,周昭为了让她安心待着,专门从宫外请了个厨子。只是没有人催着她看书习字了,她有些不习惯,看周昭每天都出去玩,就央着她把自己给带上。
周昭一开始的时候就想带她去,只是周暄知道周昭是带着相亲目的出去的,所以便拒绝了。
可在山上,一个人确实也没什么好玩的,除了翠儿,其他侍女们都在宫里。
周昭一副早就料到的表情,笑着跟她说,刚好附近的陈家别院,今日要办个曲水流觞的集会,主人家是一个勋贵出身却喜爱文学的士子,请了他们文社里的一些人,给和别院住的这些人也发了帖子。
那边给她发了帖子,早前她并不准备去,可她其他的安排并不适合周暄参与,那便带她去玩耍一下,恰好感受一些文人学子的氛围吧。
正是踏青时节,本就是天气晴好的日子,并不需要像冬天那样必须把自己裹得分外暖和。
这种集会参与的人又都是文人雅士,自然一个个都盛装出行,进入这里的门槛稍微高一些,或许那个士子也是看脸的,一路行来,时而会碰到几个明显是与会的人。周暄看到的一个个都是瘦而高,美姿仪的男子。
陈家门房看了大公主的帖子,先是楞上一楞,竟是没想到大公主居然真的屈尊来了,连忙请进来,并去告诉主人好消息。
院子的主人陈霖闻讯赶紧疾走而来,为周昭的光临感到喜出望外,一个劲地说,大公主的到来使得蓬荜生辉了。
周暄在边上听得都笑了。
陈霖看起来年轻,约莫二十岁上下,兴许是不常做这种溜须拍马的事情,但大公主的身份确实在今日来的人里算尊贵的了,不拍拍马屁似乎又不太好,显得拘谨了。
他出生自然是好的,可就是因为养成了这种性子,外加喜欢文学,因此不得祖父父亲喜欢,见他只乐意从文不愿从政,也就对他没有多大重视,把这个别院给了他们夫妇。
对别人来说,被安置在这种地方类似流放,却刚好合了陈霖夫妇的意,比京城里熙熙攘攘的热闹好多了。
周昭看了周暄一眼,止了周暄的笑,对主人家说自己就是带妹妹来逛逛的,没必要太过在意,把她们就当成普通的客人就好了。
主人这么重视,主要还是因为女眷不多,来的又是明艳动人的大公主。
他专门安排了一个侍女要好好招待两位公主,两人便跟着侍女往里面走,到女眷聚会的地方去。
因为他在这边住的久,布置就比大公主那边雅致些。又恰逢春花烂漫,简直一步一个景致。
陈霖的妻子方氏已经在招待来的几位女眷了,她也是一位浑身散发着书香气的淑雅女子。
之前并未见过大公主,但也耳闻过,此时见了真人,也不由为大公主的风姿倾倒。
她娘家与王家交好,她与王琅也素有往来,以往的时候因知晓谢之渊的才华,又因大公主明知道谢之渊有未婚妻却还要纠缠,一开始对大公主印象并不好。
此时见了,却也觉得,自己终究是因言废人了。
和周昭接触了以后,方氏只觉得心中一阵叹息,明明大公主和谢之渊都是很好的人,可惜却是有缘无分。
王琅性子敏感,还有点掐尖要强,不过后者只有稍微亲近点的才知道。方氏是知道,虽然王琅表面上没有说,但对大公主是颇为忌惮的。
可惜以王琅的身份,想要见大公主并没有机会,因此,两人似乎并没有碰过面。
思及这里,方氏心中一个咯噔,她忽然想起来,前几日回家的时候,恰好遇上了王琅。
她当时说起,大公主住进了山上的别院,当时就见王琅目光闪动,夫君办这个文会,她没有跟王琅说过,应当不至于那么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