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那小洞极为狭长,再加上即便出了小洞,还有数丈的距离方可见到阳光。故而于魁只见小洞里面黑漆漆的,还以为后面的空间也仅仅只有这条小洞通道可以穿过。
殊不知,这小洞内部却是别有洞天,他在小洞外不管做什么也都是无法逼得秦淮出来,只得是枉费心机了。
早已来到谷中草地的秦淮,那里还听得见于魁在外面说些什么,只觉腹中有些饥饿,想来是因为早上还未进食的缘故。
于是便随手在矮树上摘了几枚不知名的果子,仅仅是拿在手里之时就已经闻到一阵甜香,等到咬将下去则更是鲜美绝伦。
不仅有桃子的爽脆跟苹果的香甜,还比之梨子更加多上三分滑腻,真不知是何品种,竟有如此脆嫩甜腻的味道。
几枚果子下肚,秦淮便就已然鼓腹含和,却在这时忽然心中暗道:“我跟那坏大叔一同起来的,也都是没吃早饭,如果不出所料的话,他这时也应该是腹中饥饿了吧。”
想到这里,他便又摘了几枚果子回到上面的洞口中。
饶是他心地善良,见不得别人吃苦,即便对方刚刚还要陷自己于死地,到头来也终是不忍其受难。
这要是换做别人,早巴不得那个人早死呢!我不去招惹你,你也别来招惹我,若是惹我在先,我见死不救,此事又与我何干?
此刻小洞外的于魁,见用自己的衣服堵了许久,里面还是没有半点回声,不由得恼羞成怒,又将衣服重新穿上。
便在这时,一枚果子却从洞中掷了出来,里面也随之传来秦淮的声音:“坏大叔接着,吃得来了!”
那枚果子穿过山洞,在里面的山壁上撞了几下,已经是被砸成了稀烂。
见状如此,于魁更是三尸神暴跳,七窍内生烟,心中不免愤愤不平地想道:“我在这边忍风挨饿,他却在那边乐享清平,这世道怎得如此不公?”
他只想着自己此刻的苦难,却忘了若不是他自己执意要摘那紫金肉灵芝,又如何能落得此等境地?
三四枚果子扔过,秦淮便又折回了幽谷之中,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他便在谷中转悠起来。
只见峭壁之上,有一道巨大的瀑布冲击而下,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一条宏状的银龙般,极为绚丽。
瀑布之下,形成了一处清澈碧绿的湖水,在上面水流奔涌不绝的灌溉下,湖水竟毫不见满,想来是另有泄水的去处。
观赏了半晌,秦淮一低头,只见手足上沾满了青苔污泥,此外还有数道被洞中峭壁与谷内荆棘割破的血痕,于是就走到了湖边,待除去衣物鞋袜之后,便将整个身体都泡在湖中冲洗。
洗了足有一刻时辰,突然就听“泼剌”一声,湖中竟跳起一尾硕大的白鱼,细眼瞧去,足足有一尺多长。
秦淮见状,赶忙伸手去抓,七抓八抓之下,虽然拿到了鱼身,但这尾白鱼却是异常的滑溜,一个不小心倒叫它给脱走了。
而后,秦淮回到湖边凝神瞧去,就见清澈的湖水中,十余尾大白鱼在其中来回游动,真可谓深苑庭水溪,残阳卷尘来;锦鲤相嬉戏,空若无所依!
这捕鱼的本事,是自秦淮跟娘亲来到这里后,方才学会的。在没有打仗的时候,他自己就凭此本事上山打兔下水摸鱼,几年下来倒也成了其中好手。
只见他不慌不忙,折了一条坚硬的树枝,一端磨尖,在湖边静静地等候。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又有一条大鱼浮上水面,秦淮随即疾刺下去,果不其然,正中鱼身。
或许这里的鱼都没有见过人,更是没有见过捕鱼的人,本能中就没有感受到什么危险,见了人也不逃,这也是为什么他比在外面更能轻易抓到鱼的原因。
见捕到了一尾大白鱼,秦淮不由得欢呼大叫,当即以尖枝刨开鱼肚,再用瀑布的活水洗去了鱼肠,而后又找了些枯枝与干草,仿照自己在山神庙之时的情形生起火来。
由于他多年流浪的习惯,火石、火绒之类的东西早已习惯了随身携带,故而没一会功夫,几点火星便掉落到火绒当中。
秦淮见状,立时顾不得其他,只将那团火绒小心翼翼地捧在手中后,缓缓抬到嘴前微微吹气。
少时,燃起的火苗便从那堆火绒之中蓬勃而起,他不敢怠慢,随即便将那团火绒放在之前用枯枝、干草堆砌的木堆之上,很快便生起了熊熊火焰。
没一会功夫,烤鱼就已经是外焦里嫩,脂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