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归正传,葵花油的大批量问世,对赵家镇的冲击还是非常大的。
清瑶原本的打算是第一批油用的向日葵已经告罄,下一批要等到把开垦出来的荒地种植能榨油的作物才行,荒地开垦两年免税,十分合适。
所以这个油就留着给自家吃,当补身体,可是村民们一概表示自己吃不是浪费了嘛,这金贵的东西。
除了疼孩子的人家留了一点出来给孩子吃,剩下的竟然都想去镇上卖了换些银子。
现在的食用油只有动物油,提炼方法是猪肪取脂,也就是炒,把动物的油脂剥下来切成块炒,炼出膏再凝而为脂。
不过这过程耗费的肉不是一星半点的多,普通老百姓肯定是舍不得一天三顿吃的,况且这也不是什么繁华盛世,国民生活也没那么富足。
南方一季两种的生活都这样了,管中窥豹,也可见冰山一角,北方的人日子可见有多难熬。
植物油原材料易得,成本不高,肯定不能跟动物油一个价格,单独零卖肯定有人卖的多,有人害怕卖不出去就贱卖,根本卖不出来一个好价钱,不妨集中起来定价,一块儿卖。
……
赵家镇是虽然不是什么边陲小镇,但是它也确实处于国土板块的边缘,只不过三面环山,真正的进出口只有东面那个大牌坊,但是其他三个方向也开了小路供附近的村子走。
很少有商人来赵家镇进货,可是自打清瑶的卫生纸火到了阳城之后,赵家镇开始变得不再寂寂无名了。
因为清瑶不会漂白技术,用木浆跟草浆制造出来的卫生纸看上去黑乎乎的,但是架不住它柔软,不会因为太硬而划伤屁股,也不用反复冲洗,还可以随身携带,简直不要太舒服。
黄家铺就是来自阳城的商人,阳城管制的县镇没有百也有好几十个了,更不论再往下的村了,可是就这么一个毫无特色的赵家镇竟然制造出来了卫生纸。
这个卫生纸据说还是限量的,虽然登不上大雅之堂,但是人吃五谷杂粮的,哪能没有五谷轮回呢,卫生纸一到阳城转眼间就没了。
不少的商人看上这个商机都来赵家镇收购回去高价卖出,但是还是太少了,只有赵家镇的居民散卖的,黄家铺这次来就是想拿下这个货源,做阳城的独一家生意。
只是刚进镇子不久,他就遇到了阻挠。
“这位仁兄,我只是想打听一下画像这个胖人家住何处,你这么大声干嘛?”
黄家铺十分生气,他找了个茶馆想歇歇脚,哪成想自己随意拉了个貌丑的伙计问了一下关于这个画像的事,这伙计不但甩开了自己的袖子,还大声的呵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