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武侠修真>长乐主> 第138章 礼崩乐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8章 礼崩乐坏(2 / 4)

《汉书》中有这么一句话:“今朕亲耕籍田以为农先,劝孝弟,崇有德,使者冠盖相望,问勤劳,恤孤独,尽思极神,功烈休德未始云获也。”

简单讲,亲耕籍田,就是为了彰显品性,顺便替庶民求求丰收,毕竟天子是天下人的君父,若是君父不替自己的百姓儿子们想想,有些说不过去。

汉代之时,天子的亲耕籍田之礼,还算是规规矩矩,有模有样。

可到了后世,就乱成了一团糟。

高宝德方才有片刻的疑虑,宇文邕是否会临时变卦,去亲耕籍田了。

因为,此时的亲耕籍田已非天子独享之仪。

原因就是礼崩乐坏。

崩坏到了某种程度,谁人都想来当一当这个天子,自然就有无数野心家,照着汉制的亲耕籍田祭礼来画瓢。

他们想的简单,他们想做天子,而天子需要亲耕籍田。

那自己就亲耕籍田好了。

准没错。

都是谁,就不一一枚举了。

给入土的诸公们,留个面子。

自汉魏以来的野心家们,不论立国功成与否,或多或少都耕过名叫作“籍田”的这块地。

今人善佛。

如今有人言:“弥勒下现居兜率天宫,来世到娑婆世界成佛。向佛祖秋雨,届时必将雨泽随时,谷稼滋茂,不生草秽。一种七获,用功甚少,所收甚多。食之香美,气力充实。”

高宝德不信这些,然后,也不信宇文邕今日,真把耕田当作祭祀了。

天子是庶民百姓君父,自然有必要替百姓求得丰收大年。

可是宇文邕现在还只是同州刺史,最多替同州诸民求得丰收年景就行。

完全没必要代行天子事。

早些时候,宇文邕和高宝德就分析,这几日去耕耕田,是为了以身示范,而非祭祀籍田。

既然不是祭祀,就是给同州的老百姓们打个样子,恁的还需这般长的时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