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办法,他近期在金陵开义诊,也十分忙碌,实在无暇奔走,可是没想到今日肃国公府世子安逸清也在休沐,并且还在凌安的院子里坐着,手里拿着一本书在读。
安逸清沉闷不爱讲话,他来这儿是躲清静。
与翟翎的婚事,两家人差不多敲定下来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怕两个小辈并未感到十分满意,也是不能抗拒的。
其实主要还是翟翎和安逸清在未嫁的人群当中,年纪也算偏大的了,再加上两家意愿促成,也确实没什么可挑剔的。
琼华公主挺开心,暗自拨了两个通房丫鬟去安逸清房里,说是帮他“晓事”,到他和翟翎成婚之前,两个丫鬟也就“功成身退”,不会让亲家对此有不满。
安逸清在婚姻一事之上做了妥协,再安排通房,却有些不愿意了。
他和安度清性格完全不同,迥异得仿佛不是一个爹娘生的。安度清风流一点,十五岁就纳了通房丫鬟瑞珠,安逸清却好像没有这种世.俗欲.望,曾一度让琼华公主怀疑自己的长子是不是龙阳。
但安逸清实际上只是孤高而已。
况且,通房丫鬟的命运多少有些可怜。服侍了他之后,能得笔钱财,也可以选择安安心心在乡下买田置地或者做门本分的小生意……日子虽不算苦,但到底是在出卖自己的身子,和ji并无不同。
他不是瞧不起,只是觉得没必要。
但是违拗琼华公主,也挺麻烦的。安逸清两边都不得罪,于是出了自己院子,四处躲清静。
恰好凌安在禁足,她这里最好不过。
凌安大概猜到了他为何而来,便落落大方地让他在庭院里坐一会儿,秋雨前两日才停,院里花圃的菊花开得挺好,花瓣上坠着水珠,花朵儿压枝低垂。
凌安亲自拿出茶具煮茶。
少女在方嬷嬷的教导下进益迅速,看这煮茶的姿势如行云流水般,哪里像是前不久才脱身乡野的姑娘。
安逸清手执书本,眼睛却在看她。
直到他听到一阵脚步声,伴随着不知哪里传来的,仿佛圆润珠宝铃铃啷啷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