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元国的大巫负责堂子祭天和坤宁宫祭神之事。又有每日坤宁宫朝祭,夕祭。还有一年中的春秋二祭。每月祭天。四季献神。等等
不过确实如雍皇所说,大巫还是比较清闲,毕竟除了元旦大祭的时候。陈望大可以不来参见。
起初设立巫师一职,是为了皇室中人,是有些犹豫选择的时候,可以祝祷天地,得些启示,也有顺应天意的意思。
不过随着皇帝的位置越来越稳固。巫师的职责有些变动。因为冥界不安,皇室中人害怕自己死后受到牵连,也怕祖宗遭遇不测。连累皇室气运。巫师们开始了漫长的送礼路程。
毕竟了有了东海龙宫,还有妖族。冥界。谁知道那些神明是不是真的存在呢。
巫师的任务就是祭祀满天神灵,企图真有神灵庇佑,来加持皇朝气运。顺带替皇室抹去一些由于罪恶的不安罢了。
所以巫师的供奉极其广泛,除了方士,术士,道士各门各派的祖师们。连西传的释教神灵也要一一拜过。
大巫则与普通的巫师不同,除了祭祀一事,还要负责与龙宫妖山打交道。毕竟巫教的本质是万物有灵。所以与那些天天喊着斩妖除魔的修士不同。更好沟通些。
今天是元旦,这几年陈望除了偶尔进宫教导太子之外。一直居住在城中的青云山上。雍皇也算大方,将整座山都划给了他。
慈宁宫内已经准备好了堂子。锡神庭。净纸。立杆。战裙,腰铃。神刀。手鼓等祭祀之物。
陈望今天也换上了平时不穿的青色长袍,上面的仙鹤跃跃欲试。头上戴着一个玉簪。束手而立。
雍皇和皇后此时也从慈宁宫迈步走出。因为已经听到了一声声高喝传来:“神主到!”
远处有穿着金黄色缎子官服的十六位大太监,在前后各四队,拿着龙旗御杖的内侍带领下,缓缓的走来。
这十六大管事太监平日里威高权重,今日突然干这些体力活,明显有些不济。
神轿前面还有一个瘦小的身躯,约摸着bā • jiǔ岁的小太监。捧着一口紫铜香炉。可能是第一次参与大祭。走路有些慌张,一个不稳。摔倒在地。
香炉高高抛起,刹那之间。陈望闪身出现。接过来香炉。笑道:“香炉冲天而起,你是要替我提前祭祀上苍么?”
那孩子虽然年幼,却也有几分急智。看见陈望有意搭救他。急忙跪在地上行礼道:“大巫恕罪,奴才也不知道怎么。好像有人推了奴才一把似的。”
雍皇怎会看不出陈望有些袒护之意,打算成人之美,于是笑道:“莫非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祭天三香?”
十六位大太监各个都是人精,哪里看不出来,这大巫和皇帝一唱一和。是为了搭救小太监。当下跪倒一片。纷纷附和。
偏有这里有一位刘公公,抬轿子抬的一肚子火气。板不住尖锐的说道:“你这混账好个伶牙俐齿,自己不小心。偏偏说什么天意!”
刘公公才说完话,雍皇冰冷的眼神瞬间让他清醒过来。知道拂了两个,自己都得罪不起的人的面子。当下不敢言语。
陈望这才笑道:“皇上乃是人中之王。天子一言,金口皇封,自然是天意了。”
雍皇有了这个台阶。舒展了眉毛,不去看刘公公。看向那个小太监。问道:“你倒是颇有几分灵气,告诉朕。你叫什么名字?”
那小太监近乎趴在地上,颤声道:“回皇上话,奴才,奴才名叫福喜!”
雍皇笑道:“福喜,好名字!刘总管老了,以后你就留在朕身边伺候吧。”
话音落地,自有内侍过来拖走了瘫倒的刘公公。福喜有些迷茫的抬起头。看见陈望对他微笑。瞬间心内清明。这才急忙谢恩。
一段插曲过后,大祭正常开始。由陈望念完祝祷词后。皇上和皇后再纷纷行礼。给天地,老祖宗上香后。回去休息。